“小昭姐姐,你弟弟真的是当今天子侍读吴咏吗?”
马车中,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女,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向成昭询问道。
成昭伸手摸摸她头,笑着说:“这岂能有假!我们可是刚从洛阳出来不久。”
“那你们为什么要来吴郡啊?”少女犹如好奇宝宝般不停追问。
成昭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开口道:“年初的时候,阿弟让人去会稽郡的鄮县去捕海鱼。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看看成果如何。”
“呀!鄮县那些海船都是你们家的啊!”另一位年纪稍长的少女惊呼一声。
接着,她感叹道:“你们刚来这里,是不知道他们崛起有多快。仅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凭借大量的渔获资源,几乎霸占了整个扬州的海货贸易。”
成昭一愣,“我们今年都在洛阳,倒是不清楚这样的事情。”
之后,三女又聊起了其他话题。
而在前方的另一辆马车中,吴咏正与两位少年交谈。
他自洛阳离开后,之后便回到南阳的复望里待了几天,然后就马不停歇地赶往鄮县。
他想知道,伏牛山的那些寨民在舟山那块地方经营的怎么样了。
对于后世吃惯了海产品的他,可是相当怀念。
即使身处洛阳,各种物资充足,但一月能吃到的海货也是屈指可数。
不过当他们一行四人到达吴县时,吴咏又特意停留几日,泛舟游玩。
汉永建四年(一二九年),扬州治
所会稽以西分设吴郡,吴郡下属吴县、余杭、无锡,富春等县。
吴县,就是后世的苏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既然路过了,吴咏也不想错过这等美景。
此时苏州的自然景色,尚未遭到人类的过度破坏,当真是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成昭还是第一次这么放松游玩,几日下来,颇有些恋恋不舍。
但吴咏还有要事要做,不能在此停留太久。于是一行人便随着商队一起出行。
此时,大汉全境共设十三州,合计一百零五个郡国。
与身处中原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司州、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不同,长江以南的荆州和扬州,水路交错,地广人稀。
而与荆扬二州相邻的益州和交州,州郡内更是遍布瘟疫毒虫的崇山峻岭,不适合人类居住。
此时的荆扬二州,气候温暖,农作物一年多熟,加之洛阳官宦争权夺势,政令不通,官府权威不复,州郡内可谓盗匪四起。
寻常百姓可不敢一个人赶路,他们都是跟随商队一起,避免遇上盗匪谋财害命。
行途中,商贾们都被吴咏的气质所摄,自然不敢靠的太近。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有人偏偏就不信邪,几次三番想与吴咏攀谈。
出门在外,吴咏也不想太过不近人情,于是就跟这人聊了起来。
交谈中,吴咏也知道了这人的来历。
原来此人叫吴睦,字熊庆。父亲名为吴辉,字光修,曾为汉奉车校
尉,丹阳太守。
按理说吴睦也算是世家子弟了,不应该这样寒酸。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吴睦父母都是早逝,留下一家兄妹五个,靠着父母留下的余财,相依为命多年。
如今长兄吴晟(字允承)继承了家业,有了自己的家庭。
吴睦不想寄人篱下,便带着三位弟妹,离开了吴县。
此次兄妹四人去余杭,乃是投奔叔父吴惴。
吴咏得知他的情况,很是佩服他的为人,也就没对他隐瞒自己的身份。
“你是当今的天子侍读吴咏?”吴睦惊呆了。
他实在没想到随意的搭讪,竟是自己一直崇拜的人。
别看吴咏一直呆在洛阳,但他的大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趣闻:你可以不知道朝廷的三公九卿是谁,但一定得知道天子侍读吴咏。
因为吴咏传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一种都是利国利民的大成就。
那些太虚吃食就不说了,北方的百姓现在哪家不吃面食,就是南方的百姓,得益于吴咏,也是天天炒菜吃!
再则就是农家肥的出现,令大汉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还有那厕所和浴室的出现,更是令以前臭气熏天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对于读书人而言,雕版印刷的出现,更是将书籍传播开来,利于知识的传播。
还有那棉花和甜菜,简直就是百姓的福音,不少贫瘠的土地,也得到利用。
因此在得知了吴咏的身份后,吴睦就赖在吴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