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一直就是大宋的软肋,从秦汉开始,长城就是中原王朝防卫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防线,即便是雄才伟略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甚至秦国的灭亡,修建长城导致的民怨四起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火器没有大规模使用,工艺还不成熟的年代,骑兵对于步兵有着先天性的压制,游牧民族又不像中原农耕文明一样,有着固定的居住场所,即便是中原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也都没办法彻底将游牧民族所有军事力量消灭,并将游牧民族纳入中原王朝的统制。
相反而言,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的韧性。对于中原富庶的向往,也是刻在每个牧民的骨子里,每当中原王朝衰落,他们就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入寇。
不是因为他们比农耕民族更加善战,而是令有原因。
相比于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对于天灾的抵抗力更低,一场大雪就能导致草原上牲畜死伤无数,多少牧民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口粮。
而对于农耕民族而言,真正的大灾大难毕竟不是很多,大多数情况下,农耕民族还是能活下去,而且活的比游牧民族滋润多了,但正是由于安逸的环境,早就了农耕民族对于草原没有什么需求。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农耕文明更加向往和平和安逸,而游牧民族在天灾的驱使下,不得不与天挣命。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入寇,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活下去,哪怕在中原王朝鼎盛的时期,也免不了被游牧民族攻击。
而长城的出现,让小规模的入寇成为了送死之旅,所谓艳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屏障,其实说的是长城和大大小小的关隘,还有燕山等重要屏障,突破了长城,对于骑兵而言,就是一马平川,大宋无险可守,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掉,所以才会对和辽国的战争中,大多数处于劣势。
而大宋在这种劣势之下,不得不建造了所谓的水长城和木长城,想要以此来抵抗辽国的入侵。
所谓的水长城,就是大名鼎鼎的拒马河,利用宋辽边境的河流湖泊,引塘蓄水,借此防备辽国入侵。可惜的是,水无常势,水长城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快要防备辽国入侵,也给大宋带了诸多问题。
水灾,旱灾,大宋这么多年鲜少有风调雨顺的时候,其实这很正常,非正常的改造河流湖泊,仅仅是为了御敌,自然会早就诸多的不合理。
历来水利工程的改造,都是为了改善民生,给缺水的地方引入水源,在水灾频发的地方建造水库,加大湖泊蓄水能力,才能够做到调控天时,比如郑国渠,甚至于后世的各种大工程,又或者是联通南北,用于水运漕运,比如大运河。
而大宋为了防备辽国,只能在这方面做出取舍,调控天时这方面自然是要放弃的,而大宋君臣用来防备辽国的水长城,其实是违反自然规律的,缺水的地方,因此更加缺水,洪涝的地方,却因此更加容易发生水灾,这就是大宋不得不承受的后果。
而且,相比于真正的长城,有一句怎么说的,水无常势,并不仅仅代表着河流的不好把控,还有另外一层说法,有丰水期,那就有枯水期,水长城自然有失去效用的时候,在枯水期,甚至北辽骑兵可以淌水而过,甚至于在某些地方,河流干枯,和平地无两样。
水长城对于大宋的好处,其实比起它带来的损害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要想改变这一困境,除非收复燕云,大宋在也不需要这个鸡肋的产物,才能让河流胡泊,起到它真正该起的作用。
而木长城,就是真宗皇帝和他的卧龙凤雏想出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宋辽边界上密植榆、柳、桑、枣等树木,形成树木要塞,来辅助水长城的不足。
众所周知,骑兵在茂密的森林里,是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密植的树木,可以阻止骑兵的通行和奔跑。
这倒是一个好点子,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这种木长城,不仅仅是约束了敌人,也约束了自己。而且树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效,那就是制造攻城器械,茂密的树林,也阻止了大宋对于敌情的观察。
所谓的水长城更是一个笑话,寒冬时期,北辽的骑兵可以从冰面上走过,枯水时期,直接涉水而过,一年能起到作用的时节,正好给了辽国修生养息,来年再战的能力。
再加上树木为北辽提供了制造攻城器械,入寇大宋可以就地取材,辽国可不是以前中原王朝对抗的游牧民族那样,没有多少工匠,艳云十六州的存在,让辽国不缺少各种大匠,他们的制造能力,不亚于大宋军将。
真正让大宋能喘一口气的,还得是檀渊之盟,虽然看上去丢脸,但确实是叫大宋和北辽之间有了相对和平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宋辽边境还是没多少战事的。
所以才有了后来真宗皇帝认为他功盖千秋,要求在泰山封禅,一己之力拉低了封禅的门槛,导致后世王朝的君主,再也提不起兴趣去泰山封禅,连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南打到北,谁见了都喊爸爸的朱老爷子,这样最有资格封禅的人物,竟然一次也没有。
二月十八,大宋春闱考试会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人人都关注着这一次的科举,想知道这段时间站在风口浪尖的宁远侯,会不会因此进一步打破大宋科考的潜规则,是否能够成为第一个锁厅试出身的状元。
这时候,在宋辽边境,沧州和瀛州的交界处,有着一片规模宏大的森林,这片地方因为水长城的延伸,水资源丰富,使得补充它缺陷的木长城,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繁殖,已经逐渐成长的无边无沿,成为河北之地最大的一片森林。
在这片森林之中,有一片地方,占据此地好几年的虎王,已经半个月不敢回家了,因为它的家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连虎王也只能落荒而逃。
太子的亲舅舅,威北侯,堂堂国舅爷沈从兴,带领着两万补卒,已经在这里等了半个月之久。
“宁远侯还没到吗,按照约定的时间,他应该快到了吧。”
沈从兴胡子拉碴,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半个月,又不能动明火,哪怕是在禹州,他也没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这时候,他一边啃着干巴巴的锅盔,一边向着一旁的老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