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那边,当巨大的“蝴蝶翅膀”使劲儿扇动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大明帝国这边儿,人们还不知道法兰西王路易十四已经决心开战……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手段就是这样的低效率,一条帆船朝欧洲开到大明本土至少得花上五六个月时间!
好在这个时代大明帝国的军事和外交首脑们,都还比较敏锐,不仅能够瞪圆了眼珠子看世界,而且还会扒拉着算盘珠子算计世界人民。他们是不会等到N国联军打上门了,才慌里慌张的开始备战。
实际上,他们这些人早就察觉到了战争即将爆发——即便法国人不主动挑起战争,他们自己也会拉开战争的大幕。所以从洪兴二十五年末开始,大明帝国就开始准备一场世界性的战争了。
而且大明帝国朱皇帝,还非常“英明”的,一开始就将主要的注意力投向了太平洋对岸的新大陆。虽然他也没打算放弃印度洋和中亚,但是那两块用不着大明帝国本身出太大的气力,有帖木儿帝国和准格尔、和硕特、代国在顶着呢!不过他并没有料到法国人会在太平洋东海岸这一线发动进攻。
在他看来,法国人和新西班牙人很难将规模较大的舰队,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而且,美洲这边的油水也不大足,应该不如印度那么有吸引力。
所以朱慈烺和他的大元帅府一开始并没有将海军的主力舰艇都集中到东洋舰队,并且将它们都派往新洲合众国。
而是将大部分主力舰艇都集中到了南洋的母港广州湾待命,还大大加强了守备马六甲海峡的马六甲舰队的实力。
与此同时,大明海军还开始组建西洋舰队,准备在小西洋(印度洋)上和法国人、荷兰人一决高下。
不过这些海军的准备和大明准备在北美大陆上投入的两个游牧万户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两个游牧万户才是朱皇帝争霸世界的王牌——要早个二三十年,朱皇帝自己都不会想到争霸世界那么大的买卖,居然要靠游牧去完成。而被朱慈烺坑成了大明放牛娃,不,是大明放牛王的朱和坤和朱和圳就更郁闷了......他们本来以为自己的“小土豪王”,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亲爹坑成了放牛放羊的蒙古人。
而且还不是大明本土或是察哈尔、土默特的草原上放牧,而是要飘洋过海去新洲大陆的草原上游牧。
在外观极其雄壮,但是内部有显得非常简陋的安北节度使司管辖的集宁卫棱堡的军民指挥使司公署里面,一群穿着有点肮脏的皮袍子,脑袋上的发髻油光锃亮的集宁卫下面的千户官百户官们,正坐在马扎上面,好奇的打量着今日驾临此地的贵客。
现在的大明十几二十个军镇,大多恢复了卫所、千户所、百户所的设置。不过这些卫所、千户所、百户所和明初的卫所、千户所、百户所还是不大一样的。它们管辖的不是人口(户),而是军役田(牧场)——现在不是明初,那时候人少地多,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地。如今的大明有两亿人,虽然比不了后世的十几亿,但是相对良田和草场来说,人还是多了。
人一多就不好管了,因为管人得管饭啊!理论上卫所的土地是用来养兵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养人总归比养兵重要。无论是普通军户家养育子女,还是高级军户养儿育女,要紧程度肯定超过养兵。如果土地管够,那都不是问题,人越多越好......可土地要是相对不足,麻烦就大了。养人的费用必然会侵占养兵的费用,等到用兵的时候就没了。
所以那些自治程度很高的军镇,就开始推行“兵役田”制,不再管多少户,只管多少地。把土地(牧场)或分配(功臣)或发包(普通军民都可以承包),然后让承接土地的军民出丁当兵或出钱交税。这样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军镇只要依着田册管下面要人要钱就行了。
实行“兵役田”制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流官治理和考成管理了。如果管人户的话,那就很容易形成层层依附,牵一发动全身,要整顿就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