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五月的苏南城,天气已经热了起来,习习晚风立都夹着一丝热气,苏府早早就用上了冰。
兰芝知道苏夏时怕热,可身子刚好没多久,自然吃不得冰,便想着做了个雪元子。说是“雪元子”,其实是用黄豆和砂糖做得,做法十分简单。要先把黄豆炒熟,去壳磨成粉,再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元子,最后浸到冰水里面就可以了。
这甜品虽然十分简单,却颇得苏夏时喜欢,每日都要吃上一盅才愿睡觉。
这天,兰芝端着一碗雪元子进来,伺候着苏夏时用下。待她吃得差不多了,才说:“小姐,如今纳征礼已经过完了,明日恐怕就会来请期呢。夫人刚才让紫鸢姐姐来问,看小姐这边准备了什么礼…小姐,您之前吩咐的奴婢已经做好了,只是…奴婢在想,是不是再准备点别的呢?”
苏夏时拿帕子擦了擦嘴:“有道是礼轻情意重。更何况,那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呢…”
其实她与卫惊蛰乃是由圣上赐婚的,所以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哪怕是最后一道的请期都只是过个场面罢了。只是没想到,国公府竟然请到了淑兰大长公主作为媒约人和证婚人。
淑兰大长公主久居陵安城,与苏南城同属一州,两城相距很近,走水路再乘马车,也不过一个半时辰就到了。可淑兰大长公主原是当今圣上的姑母,也是先帝最为敬重的皇姐,虽手无实权,但地位着实比国公府还要高上许多。照理说,媒约人的身份越高,越能体现国公府对苏家嫡女的重视,可国公府究竟是怎么请得动那位归国后就从不出大门半步的大长公主了呢?
与穆氏受宠若惊的心理不同,苏夏时有些想不明白。虽说今生与前世已有太多事不同,但请大长公主作为媒约人着实是有些过了,而且在她前世的记忆里,国公府跟大长公主并无往来才对。如今这一遭,也不知是福是祸。
不过既然已经定下了媒约人,再多想也无益。苏夏时也不再纠结,只等那边来请期了。
很快就到了请期这一天,窗外刚刚显出些鱼肚白,穆氏就着紫鸢敲了苏夏时的门。
请期有请期的规矩,原是要将两人的八字送到司天监演算,然后得出个天作之合大吉大利的吉期,再拟定诏书…但两人的婚期实际早就定下了,这一遭也值是个形式而已。而大长公主愿意走这一遭,更多的是要应了皇帝的意思,去抬一抬苏家姑娘的身份罢了。
或许也是因为媒约人的身份实在有些高,今日来递送诏书的人竟然是礼部侍郎。可是苏大爷之前出门还没回来,如今能做主的就只有穆氏了。
跟苏大爷见过不少大场面的额穆氏倒也完全能撑得住这场面,将那诏书接过后,请侍郎去内堂,由苏家的二房老爷和两个侄子陪着叙话。安置好这边,穆氏又去了门口迎大长公主到花厅。
苏夏时早就在隔壁等着,听穆氏和大长公主闲叙了一会儿,才过去请安。
一进门就看见了大长公主,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身形却不似一般贵妇人那般富态,反而很是消瘦,脸色也较为枯黄,额头布满了皱纹,脸颊也微微下垂。她穿了身紫色的宫装,上面用金银线绣着层次深浅过渡自然的芍药花枝。
芍药虽是花中宰相,但皇家人很少会以此为纹绣图样,因为芍药又名“别离草”,寓意并不吉祥。只如今看来,她记得倒是没错,这位大长公主果然是个最念旧的人。
苏夏时只微微看了一眼,便垂下头,碎步上前给大长公主行礼:“民女见过大长公主,大长公主万福。”
一番礼毕,苏夏时又转身对自家母亲行了大礼,这才起身站在一边去,身姿端庄,神情不卑不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大长公主少鲜出门,又是第一次见苏夏时,却见她不似一般人家的闺秀,礼仪规矩都甚好,比那些久居京城的贵女也不遑多让,看来是用心学了许久,当下不由得多了份好感:“好孩子,果然长得水灵。只是这‘民女’自称得可不对啊…皇上不是已经赐封你为‘县主’了吗?怎么还自称‘民女’呢?”大长公主上下打量了苏夏时一番,又转向穆氏:“我看这孩子眉目,跟你倒是颇相似呢。”
穆氏的笑很淡,颔首道:“大长公主的眼力甚好,不过芃芃这孩子虽然眉眼长得像妾身,性子倒是更像她爹一些…不过能得大长公主您的喜欢,妾身心里也安稳了许多。”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穆氏才说道:“芃芃,你不是说请了戏班子来么,可准备好了?”
“母亲,自当是准备妥当了的。”苏夏时说。
穆氏看向大长公主:“不瞒大长公主殿下,芃芃她自小也喜欢听戏,前些日子听闻是您来当这媒约人,特意找了我们这儿当红的戏班做了一出新的折子戏,不若咱们瞧瞧去?”
大长公主没有推拒,三人便去了水榭戏台。
茶水糕点自然早就备好了,得知大长公主也是喜甜的,还特意让兰芝做了一份隔冰的雪元子,吃起来有凉意,却有不至伤了肠胃。
“臣女擅作主张,让班主先唱那出新戏来着…”苏夏时将雪元子呈上,有些不好意思地递上了详尽的戏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