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代,没有儿子一般被人瞧不起。我奶奶听我表姨的建议,很爽快地答应这件事。她毕竟出生富贵人家,做人格局跟一般人不一样。
很多年后证明我奶奶的决策是对的,她的晚年日子过得很滋润,很安详的离开人世。
正计划着选个黄道吉日去接我的外婆,我的大爷爷这时却因病去世了,活了八十多岁。
在我的记忆里,我大爷爷好像只有一个女儿。
那一年好像是1988年,我还不到十岁,在记忆里是第一次为逝去的长辈披麻戴孝。
我的五个姑妈闻讯赶来聚在奶奶屋里。我的奶奶跟她的女儿们说:“去了灵堂一定要哭。”有些姑妈面有难色:“我不会哭,怎么办?”奶奶说:“这是应有的礼数,少不得。”
那时的葬礼比较简单,除了锣鼓、唢呐、木鱼,没有其它的乐器了。
那时农村还没有没有送花圈一说,很多亲朋好友送成匹的布或者是床毯之类的。
大爷爷入土为安后,父亲就把外婆接了过来。那天我放学归来,看到两个姨父和几个长辈正在拖拉机上卸家具。一口又小又丑的千年屋摆在公路边上。
我知道这是外婆在六十岁生日后为自己准备的。
外婆来我家,家里安静很多了。常常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的爸爸妈妈都收敛了自己的脾气。妈妈的女红也不是做得很好,有了外婆这个能干勤快的帮手,整个家看起来温馨多了。
外婆的娘家也是户殷实人家。我外婆的父亲是开豆腐作坊的,可惜我曾祖母年纪轻轻就病故,我祖父很快就又娶了一个老婆。听外婆说:“她后妈只比她大六岁。”
没有后妈,早嫁是顺理成章的事。我曾问外婆:“你后妈是不是对你们姐弟不好?”外婆凝重地说:“并不是不好,但总比不让亲妈。”
曾祖父不是不疼外婆,当知道我外公没多大本事,不过是沾了我当军官的大外公的光时,有心把亲事退了,由于当年兵役太重,有倚仗大外公的地方,最终没有退成。
曾祖父这样对外婆说:“老公没嫁好,说不定能生个好儿子,将来也一样的。”
外婆大概命中无子,生了两三个儿子都没活过两岁,只带大三个女儿。
外婆四十岁的时候,外公病故,我的两个姨母已嫁人,只好跟我才八岁的妈相依为命。
那时,大外公已在战争中死去,大外婆也改嫁,不久后接走了她跟我大外公生的唯一的儿子。
我当年虽然不到十岁,跟父亲提起寡居的外婆,也曾提议让外婆到我家养老。理由是身边几乎没有亲人的老人,一旦生病了会很可怜。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很疼我的,常常走二十多里的路来看我们姐弟俩,还常常给我们带来一些自做的零食。
外婆来我家定居后,我断断续续的知道一些外公家的陈年往事。
外公的父亲去世比较早,外公的母亲带着两儿两女艰难度日。
有一年快过年了,曾祖母却穷得无米下锅,正愁得眉头紧锁。当时还是少年郎的大外公安慰他母亲说:“娘,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弄到过年的粮食。”不等曾祖母问个明白,大外公已自信满满地走出了家门。
傍晚归来,大外公真的弄回来许多吃的,吓得曾祖母还以为他外出打劫去了。大外公解释说:“我一没偷,二没抢,是帮有钱的人家捂土地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