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帝听了,叹息一声,说道:“按你的意思办吧。”崇仁帝自然明白,赵皇后看似一碗水端平。其实另有用意。
太子在时,皇子住在宫中,住在宫外。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诸位成年皇子全部出宫。那么留下来就很显眼了。
留下来的是谁。
是太孙。
本来,太孙在朝野上下有广泛的支持。很多大儒,特别是理学上下,更是将太孙视为正统所在。再加上太孙独自留宫。朝野上下,更会觉得圣心已定。会掀起拥戴太孙的风潮。
如果没有阎复有言在先。崇仁帝或许不会同意。但是阎复言犹在耳,而在老十身上,崇仁帝已经看见骨肉相残的味道。
崇仁此刻真有敲定储位之为。
太孙年少。在身边好生调教,未必不行。
赵皇后听崇仁如此说。喜出望外,一直保持平静面容,也带出几丝异色。心中又生了一丝得寸进尺之心。说:“那老十遇刺之事,于我家有损,陛下…”
崇仁说道:“让我那老丈人,自去处置吧。”
赵皇后见崇仁帝如此说,知道此事己经定下了。也就不再说了。
-----
很多政策,在没有敲定之前,就已经传得满天飞了。
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皇四子刘祐义。
而今刘祐义三十左右,下颌有整整齐齐的短须,看上去庄重非常。前文说过,崇仁十三个儿子之中,真正有竞争力的人,也就是几个年长的儿子。而年长的儿子之中。是以二皇子刘祐臣最有背景,但是赵皇后支持太孙,连通天水郡王家也是如此。
往下数,也就是四皇子刘祐义了。
其实,在太子在的时候。刘祐义就显露出才华来。刘祐义读书习文,向来不读第二遍,过目不忘,深得诸位老师的喜爱。最后更是的齐履谦,齐大学士的厚爱。收入门下,成为关门弟子。
齐履谦的大学士是加衔。仅仅是政治上的待遇,却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即便齐履谦不当官,他也绝对不是可以忽视的人。原因无他,他虽然不是邢台书院的祭酒。但他却是郭守敬的弟子,是邢台书院,或者从太祖开国以来,刘秉忠,张文谦,马亨,郭守敬等数位丞相的邢台一派。而今更是整个北方最强大的学派,虽然被理学一直压着大。成为万年老二。但是邢台一派,于军中,于北方各地,影响力都是相当深远的。
首先,钦天监从来是邢台一派的自留地。水师也是。郭守敬在太宗年间,为水师引航,远离海岸线直扑杭州行在,得了航海侯的爵位。也是文官之中,少有几个如河东郡王一般,以文官封侯的存在。
也是因为邢台一脉在,理学虽然是主流,但迟迟不能将自己变成官学。最少没有国家层面的盖章。
也正因为如此,皇帝对刘祐义进行了限制,既然刘祐义喜欢读书,就让刘祐义去做一个大儒吧。也避免对皇位进行冲击。本来在皇帝的计划之中,将来刘祐义远在江湖之远,与太子兄弟得安。甚至刘祐义这几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邢台书院求学。
只是太子病故打乱了这一切。
往年,皇四子只会在冬天过年前后在宫中,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去邢台紫金山。特别是夏天,因为山中清凉好避暑。只是今年却不一样,而今已经五月,天气俨然热了起来。皇四子刘祐义纹丝不动。仿佛皇宫之中没有去年炎热了。
其实,就连崇仁帝也知道,这个儿子不好对付。赵皇后明面是向皇十子刘祐真出招,其实刘祐真此刻还不算什么。他真正想要对付的乃是皇四子刘祐义。
而刘祐义也是知道。
刘祐义微微摸着自己的胡子,不紧不慢的问道:“母后之意,诸位以为如何?”
刘祐义的个人才能固然让赵皇后担心,但是更让赵皇后担心的,是刘祐义的智囊团。邢台学派之所以处处被理学压制,那是因为邢台学派背后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不管对朱熹有多大的非议,但是朱熹本人无愧于当时最有为的大儒。
甚至邢台学派有很多学生,后来都投入理学之中了,甚至连齐履谦而今邢台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细细研读过朱子的。
但是邢台学派之所以,能与理学抗衡不倒,也不是没有缘故的。
治政之学,理财之学,天文术数之学,航海之学,水利之学,刑名之学,医学等等等。邢台书院的学子,在精通儒学的同时,必有一项擅长。
就如同齐履谦身为郭守敬的弟子,虽然没有学全郭守敬的本领,单单在数学一道上还是很擅长。
因为理学得势,明面暗面影响科举,邢台书院学子入仕不畅。有很多人即便考中进士也回本校教书。所以刘祐义此番过来,直接从邢台书院拉了一个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