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不合适,这诗适合以后拿来装逼,现在放在这小小县试的第四场,有些过了。
思虑良久,辛清纯缓缓提笔,蘸饱墨汁,羊毫小楷的笔端仿佛绽放了朵朵馨香: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噫,诗者缘情,体物写志,其胜不在辞藻,亦非格调,但有情趣妙悟即可称佳,若再间以独立兼爱之人格,成仁修身之精神,便是人间第一等好诗。
随着三十余学子出场,考场龙门缓缓关闭。洪武九年保定府蠡县县试第四场结束。
第四场只考了半日,最后一场是在后日,学子们也没有了太大压力,于是纷纷招呼着去附近酒楼小坐。
辛清旭这个做大哥的,在学子中间倒是很有人缘。辛小二眼瞅着不下三人过来邀请,辛清旭左右逢源十分得意,目前他的名次依然排在第五名,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的县试算是过了。
辛清纯却是不想去,年龄还小,跟着父亲来这个小县上任才两个多月,又因原主又是一个勤勉内敛的性子,来蠡县两个多月,与学子们没有一个熟悉。
辛清旭那边几个人嘀咕几句,几个人扭头向这边看了一眼,有一个着白色衣衫,面相俊秀的学子微笑走了过来。
“辛榜首,大家一路走到第四场都是缘分,学生蠡吾镇鲁小明,不才位列县试三场第二名。镇北有一家青花食府,不如一起去坐一坐,辛榜首大才,给我等一个亲近的机会可好?”
辛清纯在另一个世界里,在央企下属公司做中层,政工宣传干了二十多年,早已经不是原主内向的脾性,更兼穿越来便赶上县试考试,十余天来日日考场和家两点一线,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模样,见到大哥也在,鲁小明盛情邀请,于是慨然允诺。
来到青花食府。
这是一个三层的酒肆,青砖白墙碧瓦,没有雕梁画栋的奢气,却修的是秀气典雅。一楼是大堂,二楼是包房,三楼居然有一个“乐队”在演奏。楼梯两侧,还有案几可闲坐品茶饮酒,有台案可题字作画,墙上有几幅字画,这么看过来,三楼倒不似酒家,看起来还颇有一些文才之气。。
在辛清纯看来,鲁小明他们几个都是常客,自家大郎竟也不陌生。
一众人拾级而上,来到三楼团团坐下,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衫的学子站起来,看他寒冬腊月居然把着一把折扇,模样倒是颇为俊俏。
“这是郑文君,颇有些文才,家住城南戴庄,那里千余亩地都是他家的。”鲁小明在辛清纯耳边悄声说道。
“这位就是咱们的榜首辛清纯吧?”这郑文君站起来,却是主动跟辛清纯打起招呼来:“在下戴庄郑文君。”
“郑兄。”辛清纯也站起来,朝他拱拱手。
“我听闻辛兄才学非凡,果然三场考试连登榜首,想必本场县试的案首,一定是辛兄囊中之物了。”郑文君笑着走过来说道。
上来就拉仇恨,我跟你不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