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祐三年腊月的第一天,在郭威的率领下郭家军终于拔营离开了汴京城郊。
李太后站在城门上,看着远去的旌旗招展的郭家军不由松了口气。
这尊大佛终于被送走了,余下的那些小鱼小虾也蹦跶不了几日!
重要的是得尽快把刘赟接到汴京主持大局!刘承祐的尸首还在慈宁宫里停放,现在虽是冬日,尸体腐化得慢,但也须早日入土为安啊!
想到这李太后就头疼。
这十几天来,她已经派了三拨人去迎刘赟,得到的信息含糊其辞。
第一次派去的人回来说刘赟立即出发,预计五、六天就可到达。第二次派去的人回信说刘赟已经出发,只是带了些姬妾,可能需要十天左右可以抵达汴京。第三次派去的人飞鸽传书回来,说在芒砀山下遇见了刘赟的侍卫队,刘赟已先行前往汴京,不日就可到达。
这不日到达一等就是三天,李太后望眼欲穿也没有等到刘赟的身影。
李太后不放心,想想还是派个稳妥的人去迎接才行。
之前奉命前往徐州接人的冯道虽然已经痊愈,但要再派他去却是不能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朝堂更需要他。
朝中很多大臣都倒向了郭威,尤其是武将。现在倾向她的大臣越来越少了,冯道就是其中之一。冯道是文臣之首,只要冯道上道,不违逆她,听她的话,那些文臣也就翻不出什么大乱。
所以,人选还得再好好考虑一下!
在侍卫队的簇拥下,李太后紧皱眉头缓步走下城楼。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刘赟此时已经入了汴京城,只是以逃奴的身份被捆绑、关压在一个阴冷的柴房里。她更没有想到,半个月后,郭家军还会回到汴京城,只是这次郭威再也不走了!
郭威率郭家军离京出发去打契丹,将士是有怨气的。
军中很多人原本想在攻占汴京后,恨恨捞一笔。毕竟大家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抢一点银子,过过几天神仙日子并不为过!
谁知汴京城是打下了,但说好的银子没有兑现!李太后为了安抚郭家军,特意命户部拨了近万两白银作为军饷。这些钱用来准备军需粮食,作为赏银的那部分少得可怜,分到每个士兵头上就只有几十个铜板了!
士兵们觉得自己还不如在农田里干活的大黄牛。牛流下的是血汗,吃的是最低廉的草!而他们吃野菜、喝稀粥保家卫国,不仅吃不好,还提心吊胆,担心随时会掉脑袋!
现在更不得了,他们陪着郭威造反,不仅自己会掉脑袋,还会连累家里父母兄弟、妻儿老小也遭殃哪!
李太后对郭家军怨恨已深。比如这次,李太后虽然给了郭家军最高荣誉,亲自在城楼送郭家军出发,但人前,她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人后则是另外一副嘴脸。她那冷冷的目光扫过郭家军,令将士们如芒在侧,都担心一不小心就会被她开刀。
凭什么我们冲锋陷阵杀敌保家卫国,却还要伸长脖子等着被斩首示众!将士们心中纷纷地想。
所以前往北部的路上,郭家军的行程犹如蜗牛爬。
很多将士找借口拖拖拉拉地都不想走,他们一会说肚子疼,一会说头疼,就是病了,走不了了,你们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