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宝的第二宝,李渝,就是我们李家的人,我刚说是我爷爷他们那一辈的,也没错。”李黎坐了下来,长舒一口气,语气轻缓的介绍道。
“对,你刚说是你爷爷那辈的,我还以为这李渝就是你爷爷呢!”刘厢抽空插了句嘴。
“李渝,不是我爷爷。”李黎叹了口气,“她,是我奶奶。”
“啊!名动临城的李大师傅,竟然是你的奶奶?我还以为是个男的呢。”一脸震惊的看着李黎,刘厢接着问道:“那你们李家,是跟的你奶奶的姓?”
刚问出口,刘厢就有些后悔了,这好歹是人家的家事,而且姓氏这种东西,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比较被看中的。
万一这李黎他们一家真是跟了他奶奶家的姓,那自己这一问,就真的是茶馆里不要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刘厢正在心里默默的自责,没想到却得到了李黎认真的回应。
“我爷爷当年是入赘的李家,那时候的李家也是名门大户,家里代代相传的生意,便是这庖丁之道的生意。相传祖上曾做过某朝御厨,不过具体哪个朝代,现在已经不可考了。那时候我爷爷也就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寒门之子,虽说经商之道在古代算不得什么上了台面的东西,可在近代,随着实业报国的口号,这商界的名声也渐渐的得到了官方的认同。从前说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现在则讲究政商一体,这从商之人的社会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林挚的茶已经给他们泡好,端放在了二人身前的大班桌上。
李黎端起茶杯吹了吹杯中的热气,这才接着说道:“那时候正是百废待兴,商业兴起之时,时代背景,就不用我再交代了吧。”说着看了看二人,刘厢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林挚也跟着点了点头。
李黎又接着道:“那时候李家的生意大,而且李家大门大户,原本并不是这临城的家族,是从省城来的。”
听到这儿,刘厢心里不由开始脑补起大户人家的小姐随着心上人私奔的桥段来。
“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听说那时候的李家在省城的名声一时风头无俩,几乎垄断了省城的高端餐饮行业。”林挚补充道,“不过当时的社会环境,李家自然也受到了许多无端的指责。”
“对,也就是这个原因,李家那时候的族长才决定将李家分家,各房的长子分别领着各自房内的族人,分散到其他城市。当初这个决定也是迫于无奈,不然现在我们李家肯定还是风光无限,至少在餐饮这行,肯定也还是龙头的存在。”
“那咱们临城这支?”刘厢越听越来劲儿,催促道。
“我奶奶他们这支算不得主房,我奶奶又是家里的幺女,所以才给安排着来到了临城。不过我奶奶天资聪颖,从小就跟着家族酒楼里的大师傅学艺,很早就掌握了李家菜谱的一大部分。”
“我知道了,又是豪门的恩怨吧?因为你奶奶的才华,妨碍到了李家几房的嫡亲,所以你奶奶他们这一房才被排挤来咱们临城。”刘厢补充道。
“没错,那时候奶奶家失势,初到临城也没有什么依仗,最后在我爷爷一家人的帮助下,才算是勉强在这临城开了家小店维持下来。也是因为感恩我爷爷他们一家的帮助,我太爷爷做主,就直接将我奶奶许给了我爷爷,前提就是我爷爷入赘李家。”李黎叹了口气,像是为祖先们的不公遭遇抱不平。
刘厢对他的这种感受颇为感同身受,没想到李黎家的故事,写一本小说都有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