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在死者吃了药之后,宫致远又像死者的杯子里面投了苯巴-比妥。
一定剂量的苯巴-比妥,遇到酒精,有什么后果呢?
两种都是抑制神经的药品,所以当同时服用两者的时候,并且两种都达到了一定的剂量,就会产生一种协同作用。
也就是说,死者宫正初就是死于苯巴-比妥和酒精的作用之下。
作为死者,当然知道自己能不能喝酒。
这么多年了,应该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这一次为什么那么不谨慎呢?
当然是因为宫致远。
在杯子底下,也提起了宫致远的指纹。
那么现在宫致远还不承认,那怎么办?
白子琪其实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
“宫致远,你对你叔叔下药了?”白子琪不经意间问。
“没有!我从来没有碰叔叔的杯子——”宫致远说到这里,眼神闪烁,立马捂嘴。
白子琪拍手,笑道:“我说过杯子吗?”
宫致远终于慌了。
在白子琪反反复复的质问之下,不得不点头承认。
——
一大早,学院路警察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
今天,白子琪并没有在学院路警察局,他被外派出去学习了。
接电话的人是队长元驹。
元驹来得很早,其他人都还磨磨蹭蹭没来上班了。
毕竟现在还不是上班的时间。
元驹立马拿起电话,非常的专业,对着电话说道:“你好,这里是学院路警察局,你有什么事情吗?”
对方传来了非常急促的声音。
对方说道:“警官,这里发生了一起人命案。”
元驹立马问了那人的地址,还有一些大概的情况。
那人哆哆嗦嗦说了一个大概。
元驹立马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事发现场。
事发现场在学院路小区,离学院路警察局并不是很远。这里是学区房。在附近有一所小学叫学院路小学。
报警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位学院路小学的老师。
这位小学老师名字叫刘希月。
刘希月为什么报警呢?
据刘希月陈述,丈夫广俊明莫名其妙在家里自杀了。
刘希月觉得,丈夫不应该会自杀。
为什么?
因为丈夫广俊明第二天就要演出。
并且这个汇演规模很大,主办方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来头。
这可是丈夫广俊明一直以来都希望的事情。
有如此大的希望,有如此美丽的愿望,广俊明怎么可能会选择自杀呢?
所以妻子刘希月并不认为丈夫广俊明是自杀的。
虽然伪装成自杀的样子,但是,妻子刘希月了解丈夫广俊明,丈夫广俊明绝对不会做出如此绝望的事情来。
妻子刘希月非常不相信看见的事实,所以,慌张之余,选择了报警。
元驹和警务人员来到了事发现场。
事发现场是刘希月套房的一间房间里面。
这间房间非常小,是广俊明用来练声乐的房间。
广俊明是一位音乐人,是一个乐队里面的主唱。
广俊明的声音非常好听,据刘希月所说,广俊明的声音非常悠远和空灵,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有这么好的声音。
那么广俊明为什么迟迟没有出名呢?
那是因为,广俊明比较清高。
那些商业汇演,他是不接的。
只有那些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的,或者是说有着很宏大的目标理想的前途的节目,他才会接的。
广俊明也非常挑剔,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去的。
总之,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广俊明避而不及。
广俊明只选择那些比较高端的场合。
所以,到今天了,广俊明还是无名小卒。
元驹勘察了一下现场。
之后,他命令警务人员拉起了警戒线。
封锁了整个练歌房。
练歌房并不是很大,但是看得出来,这儿窗外的风景非常好。
这儿有一个阳台,阳台并不是很大,但是,布置得非常温馨。
在阳台上面,有一张玻璃桌子,是圆形的,非常小。足够放下一杯茶水,再加上一本书,或者一本音乐乐谱。
之后,在玻璃桌子的旁边又有两把椅子。
两把椅子都非常小,有靠背的,看上去非常的漂亮。
在阳台的另一端,有一个吊椅,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吊椅也轻轻摆动。
可就在吊椅和玻璃桌子中间的位置,挂灯的地方,用一条红色的围巾,穿了过去。
红色围巾的中间位置,勒住了死者的脖子。
这样看上去,好像死者还真的是自杀的。
这是什么事情想不开?
有什么事情是刘希月不知道的?
所以广俊明才会选择自杀呢?
也许不是丈夫所有的事情,妻子都知道的。
或许刘希月只知道死者广俊明有希望、有活下去的理由。
然而,刘希月并不知道,有一种理由会让死者广俊明选择了死亡。
那么,问题里了,是什么样的理由和原因呢?
元驹一直拖着腮帮子,在阳台上走来走去。
可是,一不小心一回头之间,差一点点就撞上了墙壁。
这什么破阳台?!
元驹立马冲进了房间。
这个时候,元驹发现所有警务人员,都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