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君出了“柳下酒家”,继续向东走去。光着脚走在大太阳底下,也是十分辛苦,不过幸好路两旁景致清新优美。沿着河边是一排排杨柳,高高的杨树,柔柔的柳枝相互作伴。路另一边是种满稻谷的梯田,此时稻谷都已结穗,微风中沉甸甸地随风摇摆,不时有群鸟从田间飞出,身姿在空中辗转一番后又落入另一块田里。就是在路间,偶尔也有黑白相间的喜鹊追逐着“吱吱吱”叫的知了从头顶飞过。
约莫走了个把小时,到了一个岔路口,南北走向的一条马路横跨在前面,路面是压得瓷实的土路。李书君告别了小路,顺着大马路向北走。这条大路上就和小路不一样了,不仅路面平整,时不时还有人骑着马“哒哒哒”跑过,也有骑着毛驴慢慢前行的,也有和李书君一样,步行着走路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过人家显然都是穿着鞋子的,有穿着黑色皮靴的,有的穿着厚底布鞋或者麻鞋,也有穿着草鞋赶路的。
南来北往的行人,倒是有点热闹了。李书君一边溜溜达达向前行,一边打量着路上各色人等。不管男女老少,背上都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像李书君这样空着手光着背的,却是没有。也有人看着李书君穿的稀奇,光着脚丫子,便指指点点,三两个之间说着悄悄话,时不时笑两声。大多数人还是行色匆匆,只顾赶路。
太阳西斜时分,远远望见前面有一座城池。李书君心中有点兴奋,终于可以找家客栈歇歇脚,洗漱一番,顺便去集市上买双鞋,不然再这么光脚走下去,脚底板怕是要磨烂了。
晃晃悠悠来到城下,只见黑色的石块砌造的城墙,大约有四五米高。高大的红色对开城门上,镶满了粗大的铆钉。城门上面有一块牌匾,上写“汉阳”两个大字。又见到旁边墙上贴了一大张白纸。走近一看,原来就是传说中的通缉令。只见微微发黄的纸上用毛笔画着一个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头像,没有皱纹,似乎还年轻。右边是三个大字“海捕令”,从右向左竖写着几排小一点的字:“案犯程大同江夏县上河湾村人氏,奸杀邻人,逃匿在外,见者捉拿此人赴州告报,给赏三千钱。如有知情隐匿不报者与犯人同罪。”落款是鄂州府,武德八年五月。
武德八年,这应该是大唐建国初期。这时的皇帝还是唐高祖李渊,年号便是“武德”。李书君心里默默计算,原来自己穿越到了唐朝初期的武德八年,李渊总共在位九年,那明年便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多事之秋啊。
李书君一边想一边随着人流进入了这汉阳城里面。只见城内十分热闹,来来往往的人,虽然比不上现在的车站,商场客流量大,但是一路步行而来,猛然间看到这么多各色衣装的人,即便不是同一个时代出生,心中也感到安慰。
光着脚丫子,踩着青石板铺的路面,李书君顺着街道转来转去,半天也没发现个卖东西的商店。问了路人才知道,原来城内住宅区和集市是分开的,而且还有宵禁,到了一更天便会“鸣鼓闭市”,傍晚七八点钟市场大门关闭。这和现代商场有点相似,开门关门都有时间限制,到点下班了便回小区休息。不方便的地方是,街道两边不能随时购买日用品百货,有什么需要了都要跑去集市。
无奈,只有继续往集市方向赶去,这会西边的天空已经只剩下半边红日斜斜挂着,只怕不久就要闭市了。而客栈又是在住宅区,买完东西还必须马上跑到住宅区住店。时间紧任务重,李书君也只有收拾起了左右观看的心思,急忙赶往集市。
走着走着突然便听到了热闹喧哗的声音,抬头一看,只见有一处宽大的街道,街口有一个牌匾,上写“东市”两字。信步入内,见街道两旁各色货物琳琅满目,有成排的商铺,也有挑着担子喊卖的。
李书君看到一个成衣铺,便走了进去。铺子老板是一个油光满面的中年人,一双眯缝眼上下打量了李书君一下,便冷冷淡淡地介绍各色麻布衣服,另一边的丝绸制品却不介绍。
李书君心下明白这个老板有点狗眼看人低,便选了一件细麻布缝制的袍子,又选了一双百纳底的布鞋,两双棉布直筒袜子。结账时发现竟然要四十个铜板,也不给还价。李书君把腰带里的铜板都倒出来,发现才有三十个,只好拿着金光闪闪的金币递给老板。铺子老板本来冷淡的神情立马热情起来,捏着金币对着落日余晖直流口水,眼中满是贪婪,啧啧啧地砸着嘴道:“好玩意,好玩意。可惜某这里只能收铜钱,不能收这金币,郎君可以去街道中间的柜坊兑换铜钱。这么好的金币,少不得也要换两三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