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有这样的火道,世子爷也就不必犯愁了。
因为还不知这火道的功效如何,玄玉便没跟世子爷说。
只等冬天到了,如果真如姜小花所言,到时候再给凌王府也砌上火道。
这是后话了。
火道铺好后,地面上也全都铺上了青砖。
五个大棚上面在姜小花看来盖一层厚厚的褥子就行。
结果村民听后面面相觑。
姜小花问为何这般诧异。
里正丁毅说,有些家里穷的,全家就一床被褥。
姜小花听后好一阵没言语。
最后让玄玉从常宁府买了最最便宜,是布庄里面积攒了多年的瑕疵品。
卖都卖不出去的那种布回来。
里面装的是后山蒿草杆编成的草帘,外面再用布包一层。
这样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杨慕贤自从当上账房之后,一开始那几日,杨慕贤总是寻着机会找姜小花说话。
被玄玉发现几次后。
玄玉给他分派了好些活儿,忙得是脚不沾地。
有时候忙起来,竟是一天都见不着姜小花的面。
杨慕贤记的账,每天下午都会收起来,交到玄玉手里。
玄玉算一遍后,再给姜小花。
确认没出任何差错,派给杨慕贤的活儿就越来越多。
这样的人才怎么能让他闲着。
江南首富家的公子,用一天赚一天!
杨慕贤的跟班小武好多次劝自家公子。
杨慕贤都不听。
只寻了机会想往姜小花跟前凑。
可惜的是。
姜小花身边有玄玉、有凌文璟留给她的顾三和顾五,还有一个每天见缝插针找姜小花求药方的戚大夫。
杨慕贤能凑到姜小花面前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
云塘镇的铺面与院子,原老板已经搬走,钥匙也拿了。
姜小花还抽了点时间,给铺面和后面的院子装修了一番,尤其库房,姜小花费了些功夫,准备了两个库房,一个放纸,一个储放大棚出来的蔬菜。
姜小花给几个哥哥都留了房间。
三个哥哥尤其的欢喜。
永安学堂里边的宿舍可没有太好的住宿条件,一个房间,大通铺,里面十几个书生挤在一处。
能在永安街有一处院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那绝对是一种奢望。
眼看着离秋闱的时间越来越近。
大哥在陶先生家里耽搁了些日子,回来后也没提回常宁府的文德书院,说是在家读书也是一样的,期间姜洪志时不时的去一趟陶先生家里,把自己做的文章给陶先生看。
有陶先生这样的大儒教导。
常宁府那边的文德书院去不去的还真不打紧。
有去书院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多去几次陶先生家里。
过些日子直接去省城。
老姜头和姜老太太已经跟姜小花说好。
这次大孙子姜洪志去省城赶考,姜小花也一起过去,姜小花的锦鲤命格在老姜家人的眼里还是顶顶重要的。
随行的还有大伯姜祥文。
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只有通过童生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秋闱。
秋闱一共要考三场,考场在省城,初五那日是首场。
从常宁府到省城,路上要花费两日的时间,加上从大岭子村到常宁府,还有大半日的时间。
一家人商议的结果是提前五日到省城找住处,安顿妥当后,还能让大哥姜洪志休息两天。
大伯母老早就开始给大哥姜洪志几人收拾行李,破天荒的自己出银子给姜小花在云塘镇做了两身衣服。
只盼着自家的儿子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