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回来还有事情要办,就不打扰各位奶奶了。”
谷音微笑着打过招呼,赶着骡车去了绣坊。
婆子们被拒绝了也不恼,望着谷音的背影,笑得格外慈爱。
见谷音朝着绣坊的方向去了,随后话题就自然而然的引到了绣坊上。
“多亏了音丫头开得这家绣坊,我家媳妇儿孙女儿都在里面做工,一个月赚不少钱补贴家用呢!”
“可不是咋的,我家孙女的嫁妆都攒下不少,过两年可是能许个好人家了。”
“唉,可惜我家没个丫头,一溜儿的臭小子。”
自打绣坊开起来,奉义村在十里八乡都出了名,不少人家都想说一门奉义村的亲事。
婆子们又是一阵感叹,都是谷音的恩泽啊。
应素秋正在指导新招的学徒刺绣,余光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抬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应婶儿。”
谷音轻轻叫了一声。
应素秋赶忙交代学徒们自行练习,快步走出来迎接谷音。
“我收到你的信了,没成想你这么快能到,诶哟,我家音音出落得真是越发好看了!”
谷音笑应道:“哪儿有,明明是应婶儿越活越年轻。”
武樱听到动静,出门看到谷音,立马亲亲热热地攀过来。
“听我娘说,你想动用绣坊,为咱们青州府的将士们赶制棉衣。”
“嗯,永州府冬日严寒,我担心将士们穿着往年的棉衣扛不住,还是要做得厚实些。”
谷音抬头看了两眼,绣坊的人手又多了不少,几大间屋子坐得满满当当,有条不紊,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确实如此,音音你放心,这事情我和我娘已经提前和绣坊的绣娘们打好招呼了,她们都愿意帮忙。”
武樱顿了下,压低声音:“不要工钱的。”
“这里站着说话不方便,走吧,咱们进去要说。”
应素秋带着谷音到主屋最东边,正是绣坊的小小账房。
谷音坐下来,账房里收拾得很干净,扎实朴素的长桌上整齐地摞着一叠账本。
“去,给音音沏壶热茶来。”
应素秋吩咐完武樱,挪开墙角的木箱,又摸索着掀开一块地砖,小心翼翼地从地下取出一个小木盒来。
她从贴身的荷包里摸出一串钥匙,钥匙插进去,“咔嚓”一声,小木盒应声而开。
“这里的银票是绣坊所有的利润,还有这两个账本,是我仔细整理出来的细账,另外就是绣坊里除了绣娘,还招了几个男护院。”
“绣坊都是女子,招几个男护院也好,让应婶儿费心了。”
谷音接过木盒,只淡淡扫了一眼,便又重新盖好,推了回去。
“绣坊有你和樱姐姐打理,我很放心,日后赶制棉衣,这些银票随你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