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本来还可惜没有祭文,这时一听杨慎写的,当即喜出望外,脱口道:
“杨升庵?杨廷和那个儿子?在永昌充军那个?”
本书首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
段奎肯定道:
“就是他!他当场还祭拜了他爹杨廷和,这节小人记得清楚!”
嗯嗯,
朱墨心头一跳:杨慎只要写过,那就好办了,此人自负文采,多半还留着底稿,这次路过永昌卫,就去他寓所搜一遍,拿到了祭文,再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一念至此,朱墨又道:
“老段啊,你把那天的事情,还有后来私采玛瑙贡品的事情,都写出来,然后按上手印……你要想摆脱那些行总敲诈,就一定要说清楚,以后万一事情发了,你才能置身事外,你明白吗?”
“小人明白!”
段奎心想此人竟然这么说,他日就多半能保,下次他们再来讹诈,我就直接报他的名号。
这时,
朱墨又想了一会儿,问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
“你还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吗?况且,皇太孙不是在乌撒卫吗?他们怎么又去永昌卫祭奠?”
呃?
段奎想了一会儿,道:
“小人记得,那是十月初十,因小人贱诞也是那几天……朱大学士,你可真是神人,竟然知道皇太孙在我们乌撒卫。但你老人家有所不知啊,皇太孙常驻是在乌撒的这所观音寺,但死却是死在了永昌卫的栖贤寺。”
哦……
原来如此,
朱墨记得某乎有一位明史大神说过,皇太孙也在永昌卫住过不短时间。看来是记错了,他是死在了永昌卫。
就在这时,
朱墨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光——
今年他们会不会祭奠?
身份证-
如果也要祭奠的话,今日已经是八月二十了,得抓紧去永昌才行,到时候冒充进去看看?
但在此之前,得先去昆明府,毕竟莽应龙已经在寇边,云贵大军正在集结,昆明府很快就会发生大事。
他让段奎和柏友荣都回去把情况写出来,又交代段奎把昆明府那几个行总的姓名写清楚。当即让两人回去。
李贽看着两人出门,到这时才缓过神来,叹道:
“子玄啊,我还不知皇太孙竟然有那么大的用处……那些勋臣后人怎么也那么糊涂?这明摆着就是一个套啊……”
呵呵,
朱墨心想:你李贽也是个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