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网游小说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85章 085

第85章 085(2 / 2)

 推荐阅读: 步步为陷 冥婚少女:鬼夫大人我怕黑 BOSS蜜令,老公楚楚动人 圣堂科工 特异功能的警官 魔心变 神奇宝贝之虫系天王 总检 落魄宗门掌门路 乾坤图1
最新网址:hbcjlp.com

少年低垂着头握紧了拳头:“小的……不想死,不敢违抗军令,小的想挣钱,想出人头地,小的需要银子……”

说到最后他哭了起来。

周嘉荣耐心地等他哭完,说道:“你家里还有几口人?”

少年低声说:“还有母亲和妹妹,母亲身体不好,看病需要银子,小的,小的也是不得已……”

“所以你就杀了他们?你杀了几个人?多大年纪,死之前,他可有求过你?”周嘉荣厉声打断了他,一个问题比一个更尖锐。

少年承受能力弱,将头埋在膝上痛哭了出来:“一……一个,是个五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她临死前求我放了她的小孙儿,我本来想放的,可秋大叔说不能放,一个都不能留,一个都不能留……”

周嘉荣淡淡地说:“下一个!”

很快这次来的是一个老兵,看起来四五十岁,皮肤像树皮一样满是褶子,一双眼睛很浑浊,当听到周嘉荣的问题时,他桀桀桀地笑了出来:“当然是为了银子,为了升官发财。小人当了一辈子的兵,还是个大头兵,天天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还吃不饱饭。杀个人就能得五两银子的赏银,干嘛不干呢?”

“你的屯田呢?”周嘉荣问道。

老兵笑了起来:“早卖了,我爹小时候就卖了,哪还有田啊。小人家里是军户,世代参军,又不能做其他的,只能指望立功挣钱了。一个人头五两银子呢!”

卢永德看着周嘉荣难看的脸色,隐隐明白了对方的目的。

一个下午,周嘉荣共见了二十多人,有老有少,有孤家寡人,也有拖家带口的。这些人之所以杀良冒功,有的是胆小不敢反抗上级的命令,有的则是奔着赏银去的。

五两银子就能让一个人变成恶魔,难怪民间经常将士兵们称做兵痞。这些人跟痞子也没什么两样。

他们之所以会变得如此疯狂凶残,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缺钱。大齐建国之初便确定了世兵制,实行军民分治,建立军户世袭制度,也就是说一代为军,世代为军。为了节省开支,大齐划分了一部分土地分给这些军户,闲时训练值守,忙时种地,打仗时自带一部分粮食,朝廷再补充一部分粮饷。

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国家去养这么大批的士兵了,减轻了国库的压力。

刚开始还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军户家里迟早会遇到困难,比如家人生病,遇到干旱洪涝灾害粮食欠收等等,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卖地,军户手上的地越来越少,土地兼并严重,这就导致士兵更加贫困,贫困自然攒不下应急的银子,遇到困难时只能继续变卖土地家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没有了土地,他们只能租别人的地种,收入更低。而且一朝为军户,世代为军户,一家都只能从事这种行业,闺女也只能嫁到军户之家,世世代代都看不到一丝希望。

这种长期的穷困潦倒和精神压力,让这些士兵对大齐没有多少归属感,也没有多少忠君爱国护民的想法。一旦有利益诱惑时,他们就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兵匪一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周嘉荣的心情很沉重。

目前暴露出来的还是冰山一角,全大齐其他的卫所呢?士兵们肯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长此以往,军士的战斗力极弱,拿什么抗击匈奴?

难怪去年匈奴南下能够迅速连破七城,虽然这里面有武亲王里应外合的原因,但也跟大齐军队战斗力低下,缺乏组织和纪律性有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保障士兵们的温饱问题,至少要让他们吃得上饭,这样才有力气去打仗。

“殿下,军中备了一些酒菜,殿下不若移步饭厅?”卢永德殷勤低说道。

周嘉荣摇摇头说:“多谢卢将军的好意,我还有些事得赶回京城,下次吧。”

“好,臣送殿下出去。殿下,关于这两千二百人,怎么处置?”卢永德问道。

周嘉荣沉默不语,这些人手上都沾着平民百姓的血,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都不能留。只是他们的家人有些棘手,夷三族恐怕得死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这还是因为很多士兵都是姻亲的缘故,不然会更多。

他们该死,可他们家里的妻儿父母亲戚却是无辜的,全将这些人给杀了未免太过残忍。可不杀,这些人如何处置也是一个问题,而且皇帝的意思是夷三族,没有合适的理由,也无法说服皇帝。

“等我想想,先将他们关押着。”周嘉荣最后决定拖一拖,等想到更好的办法再处置。

此事他没处理,兴德帝也没催。

三天过去了,京城逐渐恢复了宁静。但兴德帝的情况却不见好,半夜经常做噩梦,被惊醒之后就再也睡不着,只能枯坐到天明。白天倒是能睡一会儿,但只要有丁点动静,他就会被惊醒,搞得勤政殿伺候的宫人也无不胆战心惊的。

兴德帝年纪不小了,身体本来也不是特别好,这样持续性的失眠做噩梦,人很快就憔悴了下来,瘦了一大圈,眼眶下面总是有大大的黑眼圈,状态极为不好。

他这样子,也没什么精力处理朝事了。一连好几日都未上朝,只召了几个信得过的大臣进宫,商讨一会儿事情便疲乏得很。

可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堂上还有一堆的事等着兴德帝拿主意。

因此不少大臣生出了恳请兴德帝立储的想法。翰林院侍讲学士甄高阳上书,恳请皇帝立储,并言武亲王谋反便是因为大齐储君之位迟迟未定导致的,早日确定储君,既能替陛下分摊一部分朝事,也能安大齐民心。

侍讲学士是正四品官职,在京城中不算高也不算低,处于中间的位置。甄高阳当这个出头鸟,应是文官们的一次试探。

兴德帝看完奏折后,压到一边没有表态。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传到了护国公一系的耳朵里。

朱强找护国公商量:“国公爷咱们要不要也跟着上奏?如今只剩殿下和蜀王,蜀王还未曾当差,殿下的胜算很大。想必京中不少官员都会拥立殿下,此事大有可为。”

护国公也知道这一点。如今兴德帝就剩三个儿子,七皇子身世尴尬年龄又小,不得兴德帝喜欢,自是没戏。蜀王还没正式当差,荣亲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皇帝如今也经常委以重任,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选谁还用说吗?

“这么多年都等了,别着急,先等等再说。”思量许久,护国公还是决定不要冒进,先看看兴德帝的反应再做下一步打算。

周嘉荣也知道了这事。兴德帝没有第一时间批复甄高阳的奏折,而是压了下去,就说明兴德帝心里还在犹豫。他的好父皇还很眷恋权势,不肯将权力移交一部分出来。

不过不着急,他总会老,总会心力憔悴,力不从心!

周嘉荣现在更头痛的是如何解决军户的温饱问题。如果要大规模地彻查屯田的兼并问题,还田于军士,势必会引起军中中上层将领的极力反对,那些被兼并的土地很多是流入了这些有权势的人手中。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军中动乱。

可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任其发展,洛河惨案这样的事还会发生。而且大齐边关并不太平,士兵战斗力弱,又怎么阻挡匈奴人的铁骑?

周嘉荣翻了许多史料记载。历史上,世兵制、募兵制和征兵制经常交替执行,各有各的优缺点,而大齐现在还面临一个问题,国库不足。

没有银子,即便想改变兵制,解放军户也是一种妄想。

就在周嘉荣愁眉不展之际,江南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刘金鑫来了,而且他还带了一个人过来。

“殿下,此人乃是陈康明,就是您要找的种植红薯的人。”

陈康明是闽南人氏,几次下南洋行商做工,并带回来了一种叫红薯的植物,在他的家乡推广种植。红薯产量高,而且采用插秧种植,一颗红薯可以种出上百株的红薯。而且红薯藤人畜皆是食用,浑身都是宝。

最难得的是红薯的产量极高,一亩地的红薯能够生产三四千斤的红薯,完全能媲美土豆,是水稻和小麦的好几倍。

有了这些高产的作物,同样的土地种出来的东西就能养活更多的人了。

周嘉荣极为高兴,拉着陈康明问了一个多时辰,全是问的红薯的种植细节。

陈康明的老家去年便开始种植红薯,因为这种作物产量高,而且种植方法简单,也没水稻和小麦复杂,而且红薯的味道香甜软糯,非常受人欢迎,已经在当地推广开来。今年当地半个县都有种植红薯的。

而且陈康明还带了一麻袋红薯过来献给周嘉荣品尝。

周嘉荣让厨房煮了两颗红薯,中午尝了尝,味道果然很不错,食用方法也简单,不像稻米小麦还要碾米磨面,省了不少时间。

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产量来说,红薯跟土豆都有非常强的推广价值。

可周嘉荣到底还只是个亲王,此事他想大力向全国推广种植,也需得到朝廷的支持。

用过午膳,周嘉荣带着刘金鑫和陈康明,还有半袋红薯进宫。

兴德帝这两日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还是恹恹的,失眠多梦,睡不好,一闭上眼睛他就总会想到武亲王冰冷锋利的刀架在他脖子上时的感觉。

听说周嘉荣过来,兴德帝让孙承罡将人请进来。

周嘉荣进门先打量了兴德帝一番,笑道:“父皇今日的精神好多了,这几日天气还算暖和,父皇有空多去御花园走走,将养一阵就会恢复了。”

“嘉荣你有心了。”兴德帝打起精神道,“最近朕身体不适,朝中事务多劳你费心了。”

周嘉荣恭敬地说:“幸得父皇信赖,儿臣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你办事朕放心。”兴德帝一脸欣慰地说,“今日这个时辰来见朕,可是有事?”

周嘉荣笑着说:“父皇英明,儿臣有一物献给父皇!”

说完让小太监将麻袋抬了进来。

兴德帝好奇地走下龙椅,拿起一个比他拳头还大的红薯在手里掂了掂:“这是什么,挺沉的!”

周嘉荣解释:“父皇,此物叫红薯,是从南洋传过来的。红薯亩产高达好几千斤,而且种植方法简单,山地也可种植,藤叶人和牲畜都可食用。”

兴德帝摸着红薯坑坑洼洼的表面,极为好奇:“这东西还能吃,好吃吗?”

“儿臣中午食用了两颗,香甜软糯,口感很不错。”周嘉荣夸道。

兴德帝来了兴致,让人拿两颗红薯下去煮了,他也尝尝。然后他终于想起问周嘉荣这红薯的来历了:“这红薯产自何方,你如何发现的?”

周嘉荣将陈康明发现红薯的事说了一遍:“……陈康明和刘金鑫都在外面候着,父皇可要见他们二人?”

兴德帝颔首:“让他们进来吧。”

陈康明和刘金鑫见了兴德帝都特别紧张,好在二人都是走南闯北的行商,见过市面的,倒不至于太失态。兴德帝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二人都如实回答。

过了一会儿,厨房将红薯煮熟了,送了过来。

孙承罡低声对兴德帝说:“殿下,奴才已经先尝过一块了,味道确实不错。”

其实要试的不是味道,而是有没有。

兴德帝见孙承罡安然无恙,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煮熟的红薯带着一股甜味,粉粉的,口感很好。糖是个稀罕物,甜味也就成了很稀罕的东西,红薯竟然自带甜味,兴德帝大喜:“确实很不错,可以推广种植。”

龙心大悦的兴德帝大力褒奖了二人一番,并命周嘉荣负责红薯的推广种植。

回到荣亲王府后,周嘉荣向陈康明详细了解了红薯的生长环境。目前南洋,大齐东南都可种植红薯,就是不知道更冷的地方能不能种植。

周嘉荣下意识地瞄了一眼半空中,却毫无动静。

弹幕没跳出来做帮手,他也只能自己想办法试验了。从目前来看,红薯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地区肯定是能种植的,山地坡地平地也都能种植,唯一要考虑的便是气候条件了。

周嘉荣跟陈康明商量,先在闽南地区以及跟其气候相差不是太大的两广地区推广,然后是两湖两江地区,再是江南,也就是由南往北,由东往西的路线推广,明年先推广到江南两广一代,若是这些地区都适宜种植红薯,可以继续往北往西推进,一步步扩大红薯的种植范围。

不过如此一来将要跟多地打交道,陈康明一介白丁,地方官员未必会买他的账。

周嘉荣琢磨了许久,上书兴德帝恳请设立劝农司一职,由陈康明担任劝农使,在闽南、两广、江南等地推广红薯的种植。

兴德帝欣然应允。

有了这道圣旨,陈康明师出有名,事情就好办多了。担心民间对这来历不明的东西有忧虑,不敢种植,周嘉荣又从户部申请了五万两银子,用于陈康明推广红薯的费用,让其在闽南买了红薯之后,免费发放到各地百姓手中,教各地负责农桑的官吏种植红薯的方法等等。

陈康明接受了这个重任,拿着朝廷的委任书和协助其推广的官吏,南下推广红薯,争取在明年清明时节前后让南方多地种上高产的红薯。

如果红薯的推广顺利,明年收成也可观,将可推广到各军屯,以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军士和其家属能够吃饱饭。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想解决土地兼并,提高军士战斗力还得从根本上解决士兵的后顾之忧才行。

只是还不等周嘉荣想到好办法,十月二十八日这天,就从西北传来一道令全朝上下震惊的消息。

兴德帝派去西北缉拿巡抚雷庆生和参将俞凯峰的大臣被杀了,而且雷庆生和俞凯峰带兵投靠了匈奴。如今匈奴再度南下,攻打西北城池,因为有雷庆生和俞凯峰的相助,匈奴大军势如破竹,短短三天时间拿下了西北五城,并向中原地区挺进!

铭记本书网址:www.bige7.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m.bige7.com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