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孔志平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党兴永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只因为……人家姓孔!
没错,就因为是圣贤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而且,你只能乖乖受着,否则,就会遭到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党兴永是读书人,所有的读书人都尊孔子为师,他也不例外。
因此,他对孔家人一直十分敬仰,从无任何不敬之意。
可是今天,当他听到对方将蔚县学堂贬的一无是处,甚至要强行关停学堂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
在这一刻,至圣先师四个字逐渐被抛在脑后,他只想站在蔚县学堂的角度,据理力争。
我们在此教书育人,有什么错?
凭什么你来指手划脚?
今天就算是衍圣公亲至,也要给个说法!
与此同时,孔志平早已怒不可遏,指着党兴永的鼻子,骂道:“此人不敬衍圣公,便是和天下读书人作对,来人,将他押回曲阜,交由衍圣公发落!”
他身后带的随从,却不是简单的书童、仆从一类,而是护卫,又称为戒律。
这些人腰间佩着一柄长长的戒尺,形如刀,却不开刃,本是训戒之意。
可是,这玩意是铁的,若打在身上,伤骨断筋是难免的。
眼看对方要强行拿人,蔚县学堂的教员们不干了,一拥而上,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混乱之中,孔志平被人薅住头发,大怒道:“给我打,打死这些叛逆之徒!”
那几名戒律眼中露出杀意,抽出戒尺,准备大打出手。
于谦终于忍不住了,正要出手阻止,却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队官兵跑了过来。
“住手,都住手,干什么呢?”
一名年约三十多岁的军官走上前,此人名叫王勇,一脸络腮胡子,右手按着腰间的刀兵,眼神中不怒自威。
党兴永见状,赶忙招呼道:“王统领,这些人自称来自衍圣公府,今天一早到了这里,二话不说就要关停学堂,我等不从,便欲施暴!”
王勇看向孔志平,问道:“衍圣公府?”
孔志平轻轻一笑,道:“正是!”
他本以为,即便是官府中人,见了自己,也要毕恭毕敬。
因为大明开国百年来,甚至再往前几百年,都是如此。
可是,今天好像不大对劲……
只见王勇仍然板着脸,问道:“衍圣公府,有什么权力关停蔚县的学堂?”
“你……”
孔志平气得直发抖,反了,反了!
怪不得衍圣公要亲自过问蔚县的事,果然,这里的读书人与商贾为伍,不尊圣贤,自甘堕落,整天研究些奇技淫巧,现在看来,原来是官商相护,有官府在后面撑腰,怪不得……
“衍圣公乃天下读书人之尊,蔚县风气败坏,此乃教化之事,衍圣公自然有权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很牵强,这样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事实上,衍圣公是爵位不是官职,没有实权,唯一的特权就是继承孔子衣钵,祭祀礼仪教学。
洪武元年,天下初定,朱元章册封孔家后人为衍圣公,并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衙门,在某些大型祭祀场合,衍圣公要班列文官之首,就连礼部尚书都要往后靠,地位极其尊崇。
可是,衍圣公府再怎么显赫尊荣,也管不到蔚县来啊!
因此,王勇根本不买他的账,而是说道:“寻衅滋事,先跟我会县衙!”
孔志平冷笑道:“竟敢插手衍圣公府的事,看来,蔚县是准备和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了?”
王勇皱眉,怒道:“老子负责蔚县治安,你们在这里闹事,就要管上一管,来人,带走!”
“我看谁敢?”
孔志平一扬手,拿出一块令牌。
于谦站在人群中,定睛一看,顿时心中大骇。
这是一块黑黢黢的铁牌,上面刻着什么字看不清,不难猜出,这就是洪武初年,太祖皇帝赐给衍圣公的铁券。
王勇有些疑惑,走近去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立刻就凝固了。
孔志平得意地笑道:“太祖皇帝钦此铁券,我看谁敢放肆?”
此言一出,现场所有人都呆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立刻跪拜行礼。
孔志平高高举着铁券,大声道:“来呀,将这些离经叛道之人带回曲阜,交由衍圣公处理!”
在他身后,几名戒律拎着戒尺上前来,这一次,党兴永等人没有反抗。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可是,面对太祖皇帝的铁券,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王勇也很纠结,想去阻拦,却又不敢。
开玩笑,这时候谁敢上,不要命了?
于是,党兴永和几名带头的,就这么被人带走了。
孔志平自然不会将一名教书先生放在眼里,将人押回客栈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去了其他学堂,传达衍圣公的口谕,纠正蔚县的不正之风。
王勇不敢管,只好回到县衙,上报县丞定夺。
蔚县的县丞名叫崔世瑞,在商辂奉旨前往南京的这段时间,代为管理蔚县大小事务。
可是,面对衍圣公府,却也是万般无奈,不知如何是好。
…………
朱祁镇听完于谦的汇报,顿时眉头紧皱。
“蔚县的学堂搞的好好的,碍着衍圣公府什么事了?孔家人莫不是吃饱了撑的,大老远从从曲阜跑过来,插手人家的教化?”
于谦回道:“皇上,臣以为此事没那么简单,或许其背后另有原因。”
朱祁镇大为不解,问道:“什么原因?”
于谦有些犹豫,还是把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
“会不会是……和新政有关?”
“新政?山东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呢,他们跑到蔚县来凑什么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皇上,您曾说过,新政之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改科举。”
“是啊,朕是说过……”
勐然间,朱祁镇似乎明白了。
在他的计划中,科举是肯定要改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读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普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等各个专业都培养出一片新人,便可以衍生出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然后每个专业再细化,以此类推,便可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
可是,如此一来,势必要动摇当下读书人的利益。
这些人寒窗苦读十余载,为的就是一朝成名,一跃成为人上之人,现在你跟他们说,以前读的那些书没有用了,要重新学,他们怎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