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知道是自己没有考虑周全,为什么自己和罗睺罗出去乞食的时候,别人给自己上好的食物,却给罗睺罗不好的食物呢?
而自己不能够去向大众宣说这个平等的理论,使人们的供养起了分别心,使年少的沙弥和初入门的比丘获得了不好的食品,自己甘心吃上等的食品,这证明自己不对啊,所以自己深深地忏悔,只有感恩佛陀,使自己能够更加地去平等地博爱地去教化一切众生,去帮助一切同修,能使僧团稳固和合,使六和敬真正地普及下去。
舍利弗这时候呢,只有对自己的所作的忏悔,完完全全在感恩佛陀,没有说是别人供养的又不怨我,完全没有这些不平之气,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啊,舍利弗这种别人永远是对的,自己永远是错的的精神。
通过每一件事情来考虑自己哪个方面做错了,做得不应该,只考虑自己哪里不应该,哪里做错,从来没有考虑到别人说别人错了,永远考虑到别人对的,所以他才能够这样有大智慧啊。
什么叫大智慧?这就叫大智慧啊,大智慧只为一切众生考虑,处处在检查觉醒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足,能随时反观内省,只有反观自己的人处处看自己错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对的人,这才是大智慧啊。
你看舍利弗,他的表法,完全给我们表现出来,智慧的人,不会看外面的错误,把外面的垃圾收到自己身上来,只会看别人的优点,把一切的营养资粮收集回来。
智慧的人,只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够把自己身体内所有的哪怕一丝一毫一点点的垃圾都扔出去,一丝一毫都不停留在自己体内,使自己真正地成为一个最极清净的人啊。
舍利弗他这样做,是我们每一个学佛人所最应该学习之处,永远这样来反省自己,你能够反省一点,就像一个电脑一样,你就把里面的垃圾清除一点,如此日日省,月月省,时时分分秒秒反省自己,就在把自己体内的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五欲六尘一切的烦恼业障在消除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消业障。
尤其在对境逢缘当中,能够这样反省,消业障的机会更快啊,如此时时处处看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在修集无量无边资粮的时候,这样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不间断地在反省自己,在这样看别人长处好处,关闭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是在不断消业障,积功累德的过程,自然而然就能够快速成就道业,我们这样去做,才是真正的学佛。
佛陀对舍利弗这种做法非常的信任和嘉许赞叹啊,当然在佛教的僧团中,舍利弗也是一个最受尊敬的人。
舍利弗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年老,他和目键连都比佛岁数要大,在一次袛园精舍结夏安居之后呢,为着宣扬佛法,他请求佛陀呢,准许他出外云游。
佛陀就很欢喜地准许,并非常赞叹舍利弗这种在结夏安居的时候还出去弘扬佛法,冒着那么热的天气,而不辞辛苦,又年老了,还去利人的心,佛陀感到非常的欣慰,更是非常的赞叹舍利弗。
你想想印度,正是最热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达到了四五十度,所以那么热的天,舍利弗能够祈请佛陀让自己到外面去弘法去利益一切众生,可想而知,舍利弗的心是在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己啊。
因为自己现在年老了,在这个世间的时间不多了,要争分夺秒地去利益众生啊,这才是我们学佛者应该抱的心情啊。
不是天天懈怠,能懒就懒,能散就散,能懈怠就懈怠,能懒散就懒散,在家里躺着舒服啊,我们一定要学习舍利弗,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的心啊。
所以呢,在结夏安居最热的天气还要怜愍众生的愚痴,而不辞辛劳辛苦地去各地教化众生。
但是当舍利弗走出袛园精舍不久,一个比丘就走到佛陀的座前说道:“佛陀呀,您不要相信舍利弗的话,舍利弗呢,不是为了弘法利生,为了一切的众生,在这大热天地去度化他们,而是为了出去到处游玩,多清闲啊,您知道为什么吗?是前两天他侮辱我,毁谤我,对我感到羞愧,所以才出去躲起来啊,什么弘法利生啊,什么去大热天地装着去利益众生啊,全是假的,他是去躲清闲去了,是自己享乐去了”。
这位比丘这样来对佛陀说,佛陀当然最不喜欢别人在背后毁谤他人,他听了之后,即刻找人把舍利弗追了回来,并招呼阿难等一起集合在讲堂中,这些比丘们一听要召集大家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就急急忙忙披上袈裟,都很快地来到讲堂当中。
这时候舍利弗也回来了,佛陀就对舍利弗说道:“舍利弗,我问你一件事情,你刚走,就有一位比丘向我报告,说你污辱他以后,才出去打着弘法利生的幌子向外面去躲清闲,想找一个清凉的地方,去躲避太阳的直晒,而是去图享乐去,是不是啊?”
舍利弗慌忙对佛陀行以最尊敬的礼节,而且心平气和温柔地对佛陀说道:“我最尊敬的佛陀啊,我从生下来到今天,已经快八十岁的年龄,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从来没有杀害过生命,更没有说过妄言绮语等等,我除去为真理宣扬,从没有做过私人利害得失和与他人论长论短的事情。
不管任何人如果是为了我自己的事情,跟我议论,来侮辱我,毁谤我,来找我的事,我从来只是忍辱,不会跟他做任何的争辩,如果是为了整个佛法为了真理,我会和任何人争辩,为我自己,我不会跟任何人争辩。
今天呢,是安居的日子,我知道我们在这三个月的安居,世上将有多少人闻不到佛法,将有多少人因闻不到佛法而去作恶,也将有多少人在这三个月当中因听闻不到佛法而灭亡死亡,又继续沉沦三途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