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玄幻小说 > 我佛来也 > 第4集:序4:其人其事

第4集:序4:其人其事(1 / 1)

 推荐阅读: 偷天 超武长生 开挂无敌手 凤魂骨 神御王尊 魔神传人动漫召唤 培神系统 重生异界去养龙 神宠进化 掠世魔影
最新网址:hbcjlp.com

真正的学佛是在生活当中,真正的把家庭搞好,事业搞好,工作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好,达到宇宙化六和敬,法界的六和敬。

真正的僧团不是局限于出家众这个小范围,也不是局限于在家出家四众弟子这个小团体,而是真正的六和,六和到哪里呢?六和到法界,对一切人事物的六和,这就是佛教徒。

我们看看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他在一切的方面不都是六和吗?像六祖慧能大师,他在猎人队里跟猎人六和,在其他的地方与其他人六和。

你看看我们历史上这些祖师大德,近代的这些祖师大德,古代的慧远大师,鸠摩罗什大师,乃至于一切大师,哪个人不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一切的方面都去融合呢?跟他们都和平相处呢?像慧远祖师有道教的道友,儒家的儒友,都结合在一起,多好啊。

这就是他的六和,佛教徒不是排他的,而是积极的去慈悲融合一切众生,这才是佛陀教育的慈悲精神。如果你作为一个佛教徒,去排斥他人,排斥其他的宗教,排斥世间的一切的法,这个佛教徒的心量和慈悲就不够。

如果我们佛教徒还在自己佛教内部说自己的法门好,别的法门不好,去对佛的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门派与门派之间还有争斗的话,他心量更不大。

尤其我们在同一个法门当中,同是学净土,同是学禅或者学密的,你的同行道友之间,还互相的争夺,嫉妒,互相的诽谤的话,你心量更小。

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心量,一切诸佛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去饶益救度一切众生,连秦桧,魔王都救度,都不舍弃,都去千方百计,无量善巧方便的饶益。

像释迦牟尼佛舍身喂虎,割肉喂鹰,变魔蝎陀鱼,变血肉山去供养一切众生,作为大蟒蛇,忍受着一切众生割截自己的身体,吃自己的血肉而丝毫没有怨言,欢欢喜喜,还发大愿,与我有一点点的关系,将来我成佛时都度他。

可见我们学佛应该要怎样来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的,不是单纯的去盲目崇拜,而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到一切处的。

你看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佛教徒,自己的师兄弟之间还彼此的嫉妒诽谤不和,一学佛就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这都是没有真正的学习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真正的明了什么是佛陀的教理。

所以去盲目的崇拜,去想获得一些幸福,获得一些安康,或者来生后世升天,或者想盲目的摆脱现在的困境,让自己不再痛苦,或者盲目的去求一个佛可得,菩萨可做,这都是不明白真实的佛陀教理,去住相求果。

佛在金刚经上说了,了不可得!你是得不到的。哪有什么佛菩萨,众生可度呢?因为这个世间一切都是虚幻,都是梦幻,我们要离梦而修,离开世间的一切执着来修行,而不是去盲目的追求,执着任何的相状,而来获得什么。

那样你是得不到的,就算得到了,也是短暂梦幻而已。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来修一切善法,而又离一切法的执着。真正的在对人对事对物当中去圆满的,善巧的去处理,去对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来学会做人,再学会作佛。

如果一味的着相,来求抛弃家庭事业,或者出家,或者来追求成佛,都是违背了佛陀教育的思想和宗旨,与佛陀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真正的来学习释迦牟尼佛,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他也出生,也学习,也结婚也生子,也出家也修行,最后成佛,成佛之后呢,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跑遍了大半个地球,他也是没有离开生活,他把世出世间的一切都学到了。

释迦牟尼佛当时出生以后呢,学习了印度所有的学科,我们所说的五明佛学,都学了。把世间的一切的历史,地理,文学,政治乃至于武功,行兵布阵,马上步下也都学了,没有一样不学的。

在当时印度文化历史,政治,一切学科的语言,乃至于弯弓搭箭,挥刀杀敌,骑马种地,释迦牟尼佛当时都学了,而且学得非常非常的精通。也就是说这些世间法没有一样不会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19岁以前把这一切都学全了。

射箭,能一次性射穿六个鼓,而且还是铁皮鼓,一箭射穿六七个鼓,这是多大的臂力和武功啊。骑着马能够日行千里,驾驭的技术非常的高,因为他有一匹白马,是个龙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释迦牟尼佛都能够驾驭。

跟当时印度十六大国的论师来论这些世间的学说,也没有人能够论过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牟尼佛哪一样没做?19岁以前把世间法,像我们这个从小学到大学,到博士后所学的这一切的学科,释迦牟尼佛在十九岁之前都学了,没有一样不会的,代表了世间的法都学了。

19岁到三十岁,把世间法学全了,他去学出世间法,就是修行之道,印度当时96种外道所学的修行之法,他也去学全了。

也就像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国有100个学科,当时的儒家,道家,墨家,史家等等这些家。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度有96种外道,他也都学全了。

学全了又行了六年的苦行,认真的修行,修了六年,释迦牟尼佛把世出世间学说都学了,我们为什么不学呢?但但只学一部经,一部法,我们也要去学阿难的博学多闻,学释迦牟尼佛的世出世间法都学习。

当然去学不能执着,而是像善财童子一样,把一切世出世间法当成53参,学会了才能够去了解一切世间众生的风土人情,一切众生的根性,一切众生的所需,才能够更好的去饶益众生。

不然的话你怎么度他呢?你都不知道他说什么话,想什么,他的需求,他的根性,你怎么度他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