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
时至五月,天气终于暖和起来。
下午时分,阳光偏照进胡同,一半墙面阴,一半墙面阳,恰到好处。
一条老土狗蜷缩在墙角,耷拉着尾巴,安静的眯眼享受着此时的温暖。
偶尔有行人经过,它才半睁开一只眼看看,然后视若无睹地继续打盹儿。
一个身材干瘦的中年汉子,拖着黄包车在街上飞奔。
他只穿着件单衣,背心热得汗湿了一大块。
傅丘坐在黄包车上,怀里提着两个皮箱子,里面装的则是鹅城百姓给他这位青天送的土特产。
当然,不是银元、黄金之类的土特产。
傅丘心中知道鹅城的百姓实在没油水了,所以稍稍贵重一点的,都被他推辞了。
有些实在不好推脱的,包括几顶万民帽,他勉强手下,也算是成全百姓的一片心意。
鹅城的最后几天。
傅丘是最忙碌的,忙着善后。
一些乡绅遗留的无家可归的可怜丫鬟、姨太太们正在寻求新的依靠,与傅丘一拍即合。
他还专门找一栋楼,安置好她们。
又特地花时间,住了几天,傅丘提出十点环境的整改意见。
一一处理之后,傅丘才放心的离去。
黄包车上。
见得眼前的车夫,傅丘心头一动,突然开口:“师傅,平时生计还好吧?”
“先生是在跟我说话?”
车夫降低速度回头问。
“嗯。”
傅丘点头。
车夫擦了把额头的汗,笑道:“我就一拉车的,可不是什么师傅,您太客气啦。”
傅丘跳过这个话题,继续问:“平时生意还好吗?”
“还成,比去年争得多些。”
傅丘有些诧异:“我记得今天又铺了一条电车轨道吧?”
相对而言,电车不但时髦又便宜,人们出行应该会更喜欢电车才对。
车夫咧嘴笑了笑:“的确,这电车跟我们抢了不少生意,要不然生意会更好。”
“怎么说?”
车夫答道:“也不止我一个?这两年津门越来越好了,也没有什么大帅军阀打进来,大家都过得越来越好了,码头都扩大了几圈,大家兜里也有钱了,也舍得坐车了。”
“这几年,百川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每天还有各地的游客前去烧香,人也多了热闹了,坐车的人也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好了。”
“还别说,百川观真的挺灵的,我每次拉客过去,都要去烧两炷香,保佑我一家人平平安安。”
“而且,我们命好,去年车行换了一个心好的东家,霍老爷,津门第一,你知道吧,人家看不上我们这点,抽水也少了……”
车夫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的幸福日子。
傅丘也不觉得啰嗦,毕竟车夫所言的事迹,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
可以说,车夫所谓的幸福生活,傅丘出力第一,他心中自有些得意。
较之鹅城的百姓,津门的百姓明显过得好多了。
傅丘觉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自己的价值。
傅丘笑了笑,开口道“你一天能挣多少钱?”
车夫:“看情况,生意好能挣一块多角,生意差也有七八角。”
傅丘算了算现在的物价,也点点头。
“那还不错啊,每天可以存下许多钱。”
“是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我媳妇刚刚给我添了个大胖小子,我拉起车来,也越来越有劲了。”
“恭喜,恭喜!”
又过了几分钟,车夫把车停在院前说:“先生,到地方了。”
“辛苦了。”
傅丘递给车夫一把铜钱。
车夫连连推辞:“多了,您给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