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姐虽然不管事也不懂经营,可还是听出来了:“老刘,没人像你这样耿直的。你找人要什么人家都不给,别人说什么你都同意。这不就是马到你吃吗?(重庆俗语,意思就是主动权在别人手里,被人吃定了)干脆就不谈了,不合作了。”
李晓看刘总也没以前那么坚持了,也开口劝说:“刘总,其实只要我们自己好好管理,抓好质量,慢慢地也能把销量做上去。”说着,李晓还拿出了一份统计图,拿给刘总:“这是我和王媛做的去年的销售在全国的分布图。”
刘总接过一看,是一张扇形统计图,上面清晰地标注出了公司在各地区的市场销售数据和比例。“这样子,”刘总对李晓的能力还是肯定的,当下刘总就说:“正好劳经理他们几个都在,干脆我们开个会,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你们股东开会,我参加不合适吧?”李晓面露难色,犹豫着说。
“没关系,我这就把他们叫过来。”刘总说干就干,出去大堂就叫了几个股东进会议室。
“去吧,李晓。”石姐也起身说:“别怕,我陪你去。有什么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
李晓看样子推脱不了了,只好从位置上站起来,拿了个本子往会议室去。王媛偷偷地给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刘总简单地说了几句,算是开了个头,就让李晓详细说。
李晓环顾了一圈,都是公司几个股东,稍微理了理头绪,就礼貌地开始了:“各位领导,刘总给我们说了魏总进来整合公司的事,魏总也找我谈过话,我摸索着有些小建议,说给各位参详参详,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对不对或者合不合用,就各位领导来衡量了。”下面就是李晓的详细发言:
首先,魏总他们的规划是征对大公司的。如果现在用在我们公司,有点冒进。从市场来分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我们公司的产品占据比例是比较大的。业内的优质客户基本都和我们有业务往来,这一块我们开发潜在客户的可能性比较小。我们的第二市场就是北方和偏北地区,这一带走的都是低价位的产品,靠量大来的利润。如果采用魏总的低价攻略,一是产品价格没法再降,二是降价势必会影响现有老客户的价格,也许还不如目前的利润额甚至亏损。目前我们市场比较空缺的就是内地如山东,河南等,但是河南之前本来是有一量大的代理的,因为一年前有一批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才暂时没有了合作。所以魏总他们能够开发的也只是内地靠近重庆这边的市场,而同行的产地几乎都在重庆,我认为这样低价铺货的策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再次魏总的管理模式。高薪聘请高职位的管理,这同样是适用大公司的,而且魏总之前带过来见面的两个员工我觉得并不能起到公司预定的作用。(说到这里,李晓还是郑重地声明了一下:我不是害怕他们入职后会对我们老员工有威胁,才故意地征对他们,纯粹就事论事而已。几个股东都表示不会多想,让李晓不要有顾虑,放开了说就是,特别是石姐,更是拍着桌子表态,绝对信任李晓。李晓又接着往下说。)比如说那个英语八级的女孩子来做外贸,她的工作内容依然和王媛现在的工作是一样的,收发邮件与客人沟通,都是日常用语,她的八级英语在这方面并不比王媛的四级英语有优势。除非公司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再说魏总找来的财务总监,他竟然可以说出付款有没发票无所谓这样子的话,很让人质疑他的专业能力。而且跟他交流还发现,他特别的骄傲,与主管部门打交道,也许这样的个性并不适合。而魏总看中他的就是负责,坦白说,我们现在这一群老员工,哪个是不负责的吗?是否是只要负责都可以拿高薪坐高位?这让我们这些老员工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三就是我们目前最应该抓的是厂部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照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李晓说到这里,问了下劳经理:我们每天能生产多少台?劳经理估计地说了个数字。),我们即使只把销量翻一番,厂部都无法满足,又怎么能满足魏总的十倍销量?还有目前的退货和返修率,虽然没精确统计,但在我的销售明细账里看得到,补发的频率还是挺高的,0.5%-1%还是有的。如果质量再不能有效控制,再低价铺货,肯定会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