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乌斯藏的人口得迁移去汉地,而汉人得迁移去乌斯藏。
“刑部这边,今岁至今有多少囚犯?”
承运殿的会厅里,朱由检询问着面前的六个人,而他面前的六个人,分别是顾秉谦,袁可立,毕自严,温体仁,周延儒和朱燮元。
朱由检叫他们前来,就是想讨论怎么治理麓川和乌斯藏。
之前的朝会上,麓川的大致安排已经做好,但细节还需要补充,而麓川的一些利益也得让出。歳
牵扯到利益,朱由检自然要好好提点一下这群人。
他向周延儒询问囚犯,周延儒闻言回礼作答:
“回殿下,一共有犯人一万七千余人。”
“流放乌斯藏的勃律府吧,算算时间,等他们抵达,孙传庭应该收复拉达克了。”
朱由检轻描澹写的决定了一万多人的去留问题,周延儒只能应下。
“去年恩科学子中,云南出身的官员可以提拔为乌斯藏官员。”
“殿下,这……”歳
朱由检要直接调派云南官员去接管乌斯藏,尽管乌斯藏贫苦,但乌斯藏可是有金矿的,所以顾秉谦自然舍不得把有金矿的府交给别人管理。
只是面对他的话,朱由检却皱眉道:
“平日让你们看看《燕山》的一些教材,你们总是觉得这是添加负担。”
“那乌斯藏作为高原,若是调平原官员赴任,恐怕还没有抵达就任的地方,就感染高原恶疾暴毙了。”
朱由检把高原反应说给了这群人听,顾秉谦闻言虽然不相信,但他不敢反驳朱由检,只能作罢。
倒是吏部的袁可立作揖道:“乌斯藏设置六府,但毕竟人烟稀少,加上还要迁移番民出藏,需要的官员倒不是很多。”
“不过,吏部这边还是想问问殿下,应该派遣多少官员?”歳
袁可立经过冬季的一场风寒,整个人消瘦了不少,说话也没有以前思绪清楚了,这让朱由检不免有些遗憾。
虽说袁可立支持东林党,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只是瞧他这架势,恐怕今年就要致仕了。
整理了一下情绪,朱由检才回应道:“孙传庭让人大概算了一下。”
“留在乌斯藏的番人大概有六万人,算上移民便是八万人左右。”
“官员的派遣数量,我看就暂时定为一千人足以。”
“至于当地的军备问题,我已经和五军都督府沟通,驻兵四营一万两千多骑兵足够。”
说到兵马的事情,朱由检扫视了一眼重臣们,紧接着说道:歳
“国朝今岁要裁军十七余万,这些兵马需要安置,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商量好,别让将士寒心。”
“是……”顾秉谦等人有些汗颜,毕竟就上次林丹汗入寇的事情爆发以来,他们就一直不敢得罪五军都督府,办事都得求着来,让人难受。
只是不这样的话,顾秉谦等人总感觉五军都督府的那群武夫就在他们身边磨刀。
林丹汗入寇这件事情,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承担责任,五品以上官员几乎没事。
虽然顾秉谦他们也能想到齐王和皇帝不想处理,但一个五品以上官员都没有遭受牵连,这也太偏袒了……
一想到这里,顾秉谦等人便不自觉皱眉。
心想那群武夫他们连皇帝都敢拉下马,更何况他们这群大臣呢?歳
裁军的事情,只有朱由检才能提,其它人谁提谁死。
“乌斯藏交给西军都督府统辖,麓川划给南军都督府。”
朱由检一边说事,一边喝茶:
“乌斯藏的僧人只能在规定的地方传教,目前只能在乌斯藏和河西传教,另外教义也得更改。”
手中有些兵权,朱由检说话很是硬气,如果乌斯藏的僧人不服从朝廷的命令,那他不介意扶持内地佛教,把他们赶到西域去。
“乌斯藏的赋税按照新政来进行,同时委任洪承畴为乌斯藏巡抚,着其治理乌斯藏,修建乌斯藏的府道和县道。”
“至于孙传庭,改任为西北经略,节制陕西,河西,再委任其为此二省巡抚,经营当地,为国朝收复西域做准备。”歳
朱由检刚刚说完他的安排,六名重臣便纷纷皱眉,顾秉谦也硬着头皮作揖:
“殿下,孙伯雅、洪亨九二人的功绩,已经足够调入京中,再让他二人担任边塞重臣,恐怕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的,这两个地方还需要重臣留守,不派他们,难道从你们之中抽调?”朱由检反问顾秉谦,这让他有些语塞。
他不想让洪承畴和孙传庭在边塞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担心他们功绩太高,和武将牵连过深,入阁之后压制不住。
只是现在看来,局势很明朗了,朱由检是铁了心要扶持孙传庭和洪承畴,他的阻拦已经无足轻重。
“麓川的黄册已经交给户部了吧?”
朱由检驳斥了顾秉谦后,没给他机会说其他,而是直接询问毕自严。歳
毕自严心领神会的颔首:“麓川,乌斯藏的黄册都已经上交。”
“乌斯藏的熟地只有七十五万亩,麓川比较多,算上阿豪姆和小婆罗门两地,一共有三千八百余万亩,其中有二千三百余万亩属于布政使司所有。”
“人口黄册上,麓川有民六百六十余万人,比户部的预计还多。”
毕自严的汇报上,麓川的黄册人口已经是被洪承畴刨除了劳改犯的结果。
但即便如此,麓川的人口依旧很多。
不过,从耕地的持有也能看出,即便貌基给百姓分了一次地,但百姓手中的土地依旧很有限。
六百六十万平民居然只有一千五百五万亩,人均三亩不到。歳
既然貌基这样安排,那大明只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田亩数,就能让麓川之民老实生活。
因此,朱由检必须做出一些安排。
“麓川之民,按照人均三亩发放土地,若是学会官话,则再分田二亩。”
“至于移民,还是按照之前的迁移政策进行。”
朱由检大抵定下了政策,按照他的政策,今年的分地里,麓川的六百六十多万百姓可以得到近两千万亩耕地。
如果他们学会大明的官话,那将持有三千三百多万亩。
这么看来,即便麓川之民学不会官话,留给大明移民的也只有一千八百多亩耕地。歳
他们如果学会,那留给大明移民的就只有五百多万亩耕地。
以大明一人迁移分地二十亩的政策,前者还能支撑迁移九十几万人,后者就只能支撑二十几万人了。
因此,当朱由检开口后,袁可立就皱眉作揖:“殿下,是否给麓川之民太多了?”
“要想麓川安稳,只能如此,况且你们别忘记,国朝的工业……”朱由检抿了一口茶。
他这话让众人想起了京城外的拖拉机田地,虽然他们都见识到了拖拉机的好处,但他们也了解到了拖拉机的产量和价格问题。
听着朱由检这话的意思,是要把拖拉机用在麓川?
一想到昂贵的拖拉机要用在麓川,顾秉谦、周延儒、温体仁等三人就不免肉疼。歳
“敢问殿下……拖拉机等物,眼下可年产几何?何时可以作用在国朝?”
温体仁作为工部尚书,由他询问这机密的事情再适合不过。
实际上,京中五品以上官员都知道,朱由检在不断的向齐国送蒸汽机和拖拉机。
天津的港口,几乎每隔几天都由军备院的船只出发,目的地不言而喻。
因此,官员们在得知了拖拉机的好处后,都在想朱由检什么时候才会把拖拉机留下开发大明。
拖拉机的操作人数他们已经知道,齐国的军民数量他们也知道,所以只需要知道工业的产量,就能推算出齐国什么时候能自给自足。
齐国一旦能自给自足,那新一轮的迁移就开始了。歳
这么看,大明对齐国的支援,似乎远远不会停下,所以他们自然要旁敲侧击。
他们的心思,朱由检十分清楚,但他没有遮掩,而是直接说道:
“国朝的拖拉机,眼下已经年产五千余台,到年底会达到六千台,六年后会达到三万台以上。”
“至于拖拉机何时作用于国朝,这便要看新政的颁布了。”
新政……
扯来扯去,还是扯不出这两个字。
朱由检之所以说这两个字的原因,顾秉谦他们比谁都清楚。歳
新政的“摊丁入亩,齐民编户,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些政策都在推进,但推进速度却很慢。
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地方官员士绅会踩着红线来完成新政的推行。
新政的全国推行晚一年,他们就少交一年赋税,不仅如此,他们还有许多手段等着施展。
这些动作,恐怕朱由检早就注意到了,因此他迟迟没有推进拖拉机入户的迹象。
朱由检现在突然说新政,那就是赤裸裸的威胁顾秉谦他们了。
知道了拖拉机的好处后,他不信顾秉谦他们身后的那些士绅豪强可以忍住。
既然忍不住,又对付不了自己,那就老老实实的听话,把新政颁布下去。歳
如果不颁布,想继续拖着,那洪承畴和孙传庭就可以入阁了。
这两人入阁,那士绅豪强们在朝廷就彻底没有了话语权,因为他们两人背后的势力是武将。
想到这里,顾秉谦等人都脸色不好看,而朱由检还在自顾自的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