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人很不理解历天润的行为,但还是照做了,他们把这一份疑问深深的藏在了心里,他们知道,自己的头领最终会解释这一切的,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有林冲的骑兵保护,历天润的撤退变的有条不紊。
正在攻打函谷关的高球却很敏锐的感觉到武松的薄弱,作为一个军中宿将,他很清楚的认识到,武松这一行动的背后的真正原因。
如果是自己,就会把自己的敌人彻底的消灭在函谷关古道内,不给对方一丝的可趁之机,现在对方竟然撤退了,这只能说明对方的后方有重要的变故发生,或者是对方的兵力不足,不足以和自己死磕。
而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对方的这一行动背后,肯定是后方出现了极大的变故,第二种的可能行非常之小。
做出这个判断,是基于古人那种固守地盘,不放弃一城一地之失的基础上,这一基础在明灭和建国初被验证过了,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在战术上是错误的。
君不见明灭流寇转战各地,屡剿不灭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君不见建国时革命军万里长征,转移革命阵地,保存有生力量,为以后反击保存了有利力量。
其实,说白了,还是一句话,地盘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但古人对土地有一种现代人不可理解的狂热,都有一种致死都不会放弃的理念。
“徐宁,敌人恐怕后方空虚,我们这时可以反攻,转败为胜。”高球用极为自信的话语对身边指挥战斗接受函谷关城池的徐宁说道。
“大人,对方有骑兵保护,我军主要都是步兵,一旦离开城池,在荒野古道之上,面对骑兵,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加上我军长期奔波,疲累不堪,恐怕稍遇挫折就会出现大变啊!”徐宁似乎对武松做出的撤退有自己想法,听到高球相问,没什么犹豫思考,就直接回答道。
他本来想说‘一遇挫折,恐怕就会溃不成军,大军就会毁于一旦’但这样的结果,徐宁不想说的过于直白,他觉得高球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不然,若是高球坚持己见,自己说出那样的话来,岂不是找不自在。
高球环顾四周,见周围的士兵都是机械的在听令行事,没有一丝生气可言,更没有悲哀、愤怒或者是嗜血、冷静、那种不顾生死一用而上的感觉,有的只是疲惫和无力。
看到这样的情况,高球也有些无力,知道就士兵们现在的这种状态是很不满意的,但同时又想到武松后方肯定有了变故,此时正是大好机会,此时攻击定能一举定乾坤。
“对方后方出现变故,此时正是我们一举击溃敌人的大号时机,虽然我军疲累了一些,只要我们在后方督战,应该能赢了这次战斗。”高球咨询性的看向徐宁,想听听徐宁还有其他的意见补充,作为一个统帅,兼听是必须的素质。
徐宁伸手一指,也不言语,高球顺着徐宁的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华山众军缓缓撤退,撤退的时候,毫不凌乱,步伐整齐,纪律严明,骑兵更是列队步兵的后方,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自己等人的一举一动,若是自己一胆下令追击,定会被对方迎头疼击,而自己的士兵,已经受不了再一次的失败了,若是再次失败,定会溃败,此时函谷关大门打开,若是溃败大军一发不可收拾,到时,恐怕士兵就会逃散一空,几万大军逃散无踪了。
想到这里,高球瞬息间熄灭了刚才想要追击华山军队的想法,一心一意想要保存实力,占据函谷关。一面休整军队,一面给各个好友写信,令手下的人四处送信,好掩饰自己这一次的大败亏输的事实。
却说高俅在函谷关休整了半个月,见没有什么可乘之机,认为华山贼寇已经不是一般的贼寇,作为一个长期管理军事的领导,很清楚作为一个武装力量拥有骑兵是什么样一种状况,通过与武松的交锋,高俅心中认识到,这不是一般的贼寇。
但这一次大败亏输,脸面无存,总要遮掩一下,要保持自己能怔善战的形象,还要派宿将去攻打武松。
却说武松听得手下报信兵传来消息,说是高俅攻打函谷关,就明白自己设下的圈套已经不能把高俅留下。毕竟自己的兵力远远少于高俅,不是在开阔的地方,只要自己的兵力精锐,气势足,就可以杀散。在这样的狭窄的地方,如果一味杀戮,容易引起对方的拼死之心。武松一面下令让函谷关的守将,还有追杀高俅的骑兵队伍回头,一面收拢部队,集中兵力,一面派出刺探兵马,四处打探消息。
“高俅呢?”武松对探听消息的军士问道,“是否已经向洛阳转移?”
“秉大头领,高俅率领残军败将一路向洛阳而去,留有五千人马驻守函谷关。”探听军士赶紧向武松汇报道。
武松心算极快,眼睛一眨就知道高俅真正撤退到洛阳不到一万人,也就是高俅要想在短期内重新组织围剿是不可能呢,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根据大宋特色兵权制度而来。
大宋练兵是一回事,带兵打仗是另外一回事,兵员调动,出动兵马等一系列手续是很麻烦的。
渭南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
晋时,置渭南县,隶雍州京兆郡。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为京兆郡,渭南属之。
唐武德元年,渭南改隶华州。
宋元丰元年恢复渭南县,隶永兴军路华州华阴郡。
渭南是八百里秦川的第一站,若说华州是关中的最后一道门户的话,那渭南就是关中的客厅。
渭南背后有京兆府,前面有华州,潼关,函谷关等雄关要塞,城墙建的并不高,护城河也浅,虽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说话,但却不是兵家必争之地。
却说渭南县令在县衙大堂焦急不堪的来回走动,早已经令县城守军,不断的来回上城头探望,看是否高大帅已经得胜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