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大理寺卿崔锦衣亲自将宜春乐坊的案呈递到长公主府。
原是那刘侍郎之子风流成『性』,那日去乐坊之前,已于家中与两位爱妾上演过一出一龙戏双凤,再到乐坊看见伶伎曼妙的身段,便把不住了。
死因为“脱症”,即坊间俗称的“马上风”。
这等龌龊字眼,万万不敢写在卷宗上有污长公主殿下的眼睛,宣明珠只需知晓这条人命与宜春坊无关,便放下心来。
崔卿正告退前特意多嘴一句,说这桩案子全赖梅少卿亲力亲为,方可在三日内破获。
宣明珠听后无甚特别反应,只了句应该的。
大理卿前脚离开府邸,天子下达的第二责令紧跟着来了。
日前宣明珠非但没遵守“闭门思过”的宸谕,反而乘坐厌翟车张扬出行,这且不算,又手有司断案,在天子眼中,无异于公然藐视皇权。
年轻天子似气得狠了,诏中用了“骄僭”二字,下旨罚俸一年,并取缔长公主出行仪制。
宣明珠坦然自若接了旨,黄福全又代皇帝传了一句话:
“陛下还说,宫中的淑太皇太妃娘娘病了,殿下若还剩点良心,有劳大驾拨冗去探望一番。”
钟毓宫淑娘娘,是柔嘉太皇太后的嫡妹,宣明珠的亲姨母,也是当今天子的姨祖母。
宣明珠只当听不出口谕里的阳怪气,颔首领命,送走天使后预备入宫。
“殿下,”澄儿小心问:“陛下限了您出行的仪制,那……备什么车?”
“就油碧车吧。”
宣明珠并无气急败坏,相反的,气『色』被双眉间的红痣一衬,粉润而绰约。她边『露』出玩味的笑意,“给他点面子。”
等梅鹤庭得知天子发怒的消息赶回府时,宣明珠已然离府进宫。
梅鹤庭站在空『荡』『荡』的寝殿,空气中只有她身上留下的浅淡馨香。
就像那天夜里宣明珠说的那句话,让人疑心是个梦,从来不曾真实出现过。
梅鹤庭至今怀疑那天是他听岔了。
现实中的宣明珠,不可能用那种疏离的眼光看他,更不会荒唐地说出“两清”二字。
是她当年执意他娶她,是她这些年费尽心机拴绑他,都过了这些年,如何两清?
可内心的不安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
宣明珠确实有哪里和从前不一样了。
梅鹤庭『迷』『惑』地皱起眉心,默然片刻,转身去厩中扯了匹快马,驰向皇城。
一辆无制无徽的油碧小车,驶过宫门双凤阙。
素手掀开青帷,宣明珠望向巍峨肃沉的宫墙,恍觉岁月悠悠。
那年上巳时节,桃花开满京城,妙龄少女腰挂金错刀,鬓簪花,衣蟒袍,挥鞭打马过御的光景,好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宣明珠上一次入宫,已是三个月前,为出席上元节的宫宴。
宫宴上皇帝与众位亲王大臣觥筹款洽,唯独没有敬她这位名义上的皇姑母一杯酒,臣僚看在眼里,无人敢置一词。
当今天子与昭乐长公主不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当年晋明帝弥留之际,四子荣亲王宣焘联合青州藩镇,妄图与宣明珠的胞兄宣烈——亦即当时的太子争夺皇位,却棋差一招被太子反制。
后来宣烈登基,昭乐长公主的行事出人意表,她不为新帝这个嫡亲兄长清算余孽,反而为那异母所生的四皇兄求情。
她几近不讲理地力保下宣焘的命,只褫除了荣亲王的封号,这些年一直幽禁于隆安寺中。
再之后,先帝御极两年而病逝,其长子宣长赐继位。当今天子对旧事心存芥,不称长公主为姑母,长公主无事亦不踏进宫门半步,姑侄离心。
宣明珠没有先去钟毓宫,来到了西内太极宫两仪殿的侧殿,这是皇帝下朝后燕居批折的所在。
丹墀下值守着银甲卫,但见一身大红宫装的长公主殿下,携四婢雍容行来,背脊明显发僵。
——不管天子是什么态度,他们可是两方都得罪不起,一时间传报也不是,阻拦也不敢。
宣明珠善解人意:“本宫来向陛下请罪,尔等尽管去通报便是。陛下若无暇,本宫也不会赖在这里。”
内侍应诺而去,不一时趋身返回,皇帝请长公主入殿。
宣明珠泰然拾阶而上,凤髻上的八宝珠钗映着灼曜日光,流苏碎金。如红莲绽放般逶迤在龙墀的锦绣裙裾,为穆穆宫廷增添了一笔重的亮『色』。
听老一辈的内侍说,晋明皇帝在位时,情溺独宠昭乐殿下,常赐赤金妆服与汗血宝马,禁中外廷无处不可行。
当时这位天之骄女气态之骄昂、颜『色』之盛美,后宫无人能出其右。
彼时宫中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倘若你在庭苑间走着走着,忽见一片红影掠过,那不是御花园牡丹盛开,也不是天边霞云耀眼,而是昭乐殿下又骑马出来溜弯了!
后来长公主出降梅氏,宫中再无一位红妆胡服的公主敢马蹄踏龙壁。
没两年晋明帝山陵崩,这百年如一日的肃穆殿宇,又变回了原本的闷沉样子。
侧殿里伺候的小太监,只觉皇帝陛下在听闻长公主求见后,神情明显地沉郁下去。众人屏息惴惴,被皇帝挥手屏退。
黄梨案外的宝蟾泥金鼎中燃着龙涎,宣明珠入殿,站定,浅浅福身示了一礼。
起身才开口,年轻天子已经快行几步,执晚辈礼开口喊人:“皇姑姑,您可来了!”
宣明珠凤目流转,笑不笑瞧着未及弱冠的宣长赐。
“生辰宴太过奢华,嗯?罚俸一年蠲了我的翠葆辂车,嗯?陛下长本事了。”
“朕不敢。”皇帝满脸委屈,顷刻间已不是那个沉稳决断的威仪天子。
“是姑母教导做戏做全套,怕惹内阁老臣怀疑的,侄儿下谕时心疼得紧……”
宣明珠还想再打趣几句,抬眼见皇帝眼圈都红了,作『色』喝:“一国之君,优柔哭啼作此『妇』人状,成何体统!”
皇帝吸了吸鼻子,眼睛更红了,“皇姑姑的病……侄儿一早听迎宵说了,心急如焚,只恨无法一见皇姑姑略叙温寒。您放心,朕就算集四海之力穷九州之方,必定治好皇姑姑!”
先太后故去得早,宣长赐在东宫时,与这位行止无忌的大姑姑最亲近,说是被她一手带大的也不为过。
他怎么可能因一个隔着血缘的四皇叔,就与姑姑交恶呢。
当年四皇叔叛是真,大姑姑想保四皇叔也是真,他二人不和却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