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锁定灰质,家属的信任是动力
正因为手术风险极大,只要动椎,就相当于动了一栋房子的顶梁柱。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应该慎之又慎。后果可以参考现代装修动房屋的承重墙。
周灿查明这个男孩的神经功能衰减主要是从延髓段开始后,脑子里面迅速回忆着有关神经的解剖解构。
脊髓每个节段都会发出一对脊神经,共31对。
脊颈神经8对。
要查的话,只需查脊颈神经就足够了。
剩下的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及1对尾神经没必要再查。
说到尾神经,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人只有一对尾神经,但是少数人拥有2对尾神经。这类人的脊神经总数为32对。
就像有的人只有8颗磨牙,有的人却有12颗。
尽管医学上把多出的那4颗称之为智齿,但是它的功能与磨牙并无区别。多出4颗磨牙,这类人的咀嚼功能会更加强大。
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咀嚼功能加强。
好像8颗磨牙的人照样吃饭。
实际上,拥有12颗磨牙的人能在多方面受益。首先,他们的牙齿更稳固,同样的时间,他们能够磨碎更多的食物。而且会把食物磨得更细。
这会减轻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医学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推荐慢嚼细咽,就是在照顾人体的消化器官。
特别是我们的胃。
消化功能越强大,理论上来说,那个人的身体也会更强壮。至少比8颗磨牙的人更易获取营养。
脊神经多出一对的人,不是什么怪物。
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进化不完全的特征。因为多出来的那对尾神经,也可以视之为用来操控尾巴。但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就没有了尾巴。
这会让拥有32对脊神经的人,下肢运动功能更灵活,更强大。
至少理论上可以这样去理解。
这个小男孩不能说话,头不能动,身体同样不能动。
想要进一步查明脊颈神经中的哪一段出了问题,查脑电图、身体神经传导,很难精准查明。
根据脊髓的解剖结构,脊髓包含灰质部分、白质部分、脊髓中央管、前后索、脊神经节、脊神经等等。
其中灰质部分是人体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包括髌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发汗反射、性反射等等,都需要通过脊髓灰质来传导。
下身瘫痪的病人很多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就是神经低级中枢出了问题。
周灿给这个孩子做膝跳反射,查的就是低级神经中枢。
右腿的膝跳反射弱,左腿反射正常,这说明脊髓的灰质部分肯定也出了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诊断方向。
他跑去找殷主任请教,就是想以此为突破点,看看殷主任能否提供更多的诊断经验供他借鉴。
殷主任确实提供了多个宝贵的临床诊断经验,但是与周灿的思路有些背道而驰。
或者说,两者并不搭边。
并不是说殷主任的那些诊断意见没用,而是没有指向周灿发现的这个点子上。
这也是老专家们的通病。
正因为他们的临床经验太丰富了,思路相对有些固化,没有年轻人这么灵活。
非要形容的话,老专家的诊断思路更稳重,年轻医生的诊断思路更锐进,有可能天马行空,有可能翻车误诊,但是有时候能够通过年轻人独有的方式找对病灶。
大医院偶尔会发生这种现象,老专家们一个个摇头叹息,认为这个病人治不了。
结果被年轻医生给治好了。
当然,医院宣传的时候会维护老专家们的脸面,功劳往往也是主任医师拿大头,真正治好患者的年轻医生拿小头。甚至只是一笔带过。
有很多年轻医生会觉得不服气,认为这很不公平。
但是站在医院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够接受了。
老专家们都是医院的招牌,肯定不能砸。
而且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尊重老前辈的优良传统。即便在国外,以利益为王,同样尊师重道,尊敬前辈。
国外有些发达国家的医生、护士是按年龄拿工资的。
年轻医生无论怎么努力,收入都比不上工龄大的老医生。
国内的这种情况要稍微好一点。
很多管理先进的大医院都是多劳多得。但是想要追求绝对的公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专家们的资历可是熬出来的,业绩分配时多拿,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好比销售经理哪怕不干活,但是手下业务员的销售额提成,经理能拿一部分。这都是行业规则。
周灿暗自寻思,这个孩子的脊髓灰质有问题,如果确定了受损伤的具体部位,是不是就能一举确定脊髓受损的位置呢?
小男孩的整个脖子以下均不能动弹,神经感觉功能越往下越弱,说明出问题的肯定不止灰质部分。
就好比打仗,抓到了对方的斥候,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敌军就在附近。
患者已经在帝都仁和医院照过X光片,并没有发现脊髓明显损伤。
临床上,X光检查脊髓损伤属于常用手段。
它不但能查出骨头是否存在骨折、异常,而且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甚至能够精准检查出脊髓损伤的具体程度。
由于X光并没有发现脊髓存在明显异常,上两家医院都没有给病童申请做核磁共振检查。
这个小男孩的病情严重,接诊的医生至少也是主任级别。
到得这种级别的医生,已经很少有人再为温饱操心。
他们的医德往往也很高。
核磁共振的检查费用比较贵,在临床上本身就不属于常规检查。主任医师们能不开这个检查,就会尽量不开。
周灿的心中有了预定的进一步检查方案后,转头看向孩子的母亲。
两人的目光对视,从孩子母亲的眼中能够看到期盼、浓浓的忧愁,甚至还有着一丝恐惧与迷茫。
万一这个孩子治不好了,她怎么向孩子的父亲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