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在19日,志愿军仍然在进攻的时候,久病成医的联军已经猜出志愿军攻势减弱了。
这都快一年了,每次都这样,后面会发生什么,傻子也知道了。
在日本远东美军司令部的李奇微飞到朝鲜美军第十军指挥部,与范弗里特和几个美军军长一起商讨美军的行动。
美军将领认为,虽然遭到志愿军的攻击,东部战线向南后退近百公里,但是志愿军的侧翼已全部暴露。
而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到了最后、弹尽粮绝的时候,正是反击的最好时机。
美军决定立即集中全部13个师的兵力,包围深入南朝鲜的志愿军。
首先要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组成快速反应和机动的“特遣队”,实施快速反击。
当然了,以现在来看,这个快速是个笑话。
具体有多快呢?
一小时走20公里。
可是人家比志愿军走得快呀!
不过,和李奇微上次第四次战役时候不同,范弗里特也学会了志愿军“迅猛穿插”、“切断后路”、“迂回包围”的战术,不再一线平推,而是从志愿军背后包抄。
这时一支被称为“纽曼尖兵”的先头部队,由一个坦克排、一个情报侦察分队和一个工兵排组成,规模不足一个连,指挥官是坦克营的副营长纽曼少校。
这支小部队在飞机掩护下,直插到昭阳江渡口,就是第五次战役第二次战斗的出发点。
就是说,不但还远在三七线附近几天没吃饭的还在用腿慢慢量着地球的志愿军,连中线的志愿军也在人家的包围圈里边,更多的联军还在潮水一样涌过来,要加固这个包围。
而对于咱们的李骥来说,美军大部队已经在他身后了,他还在阻击从对面上来的美军。
这时已经不是李骥他们突然袭击,打得美国兵不敢还手的时候了。
咱们多次说过,特种部队最大的优势在于突然袭击,在于直捣黄龙。如果这个战术的突然性没有了,特种部队要跟人家正规部队对抗,必然会死得很惨。
这时李骥他们还没有跟后面过来的志愿军大部队会合,人家对面的联军已经杀来了回马枪。这时向他们进攻的已经不是什么步兵,而是空军了。
李骥他们正在朝准备架设浮桥的美军工兵开炮,一阵尖啸,4架喷气式战斗机已经飞过江面,直冲到了李骥他们头顶。
李骥一看,立刻大叫:“防空!”
战士们急忙转身向身后的树林里边跑。这边没有太茂密的树林,也没有小山什么的,要防空,只能往小树林里边跑了。
师侦察科长一愣,立刻喊道:“不许跑,赶快阻击敌人!不能让敌人架桥!”
李骥气得大骂:“我是说打飞机!不是他妈躲着!”
这时美国飞机已经俯冲下来,又是树梢高度飞行,直接把凝固汽油弹投到志愿军的阵地上。
这次李奇微制定了全歼志愿军的计划,范弗里特也是个疯子,整个联军都传染了疯病,所有的联军都特别疯狂地进攻起来。
美国空军也犯了病,直接就俯冲进攻。当然,这种俯冲的轰炸成功率是最高的,对志愿军的杀伤力特别巨大。
李骥身后的阵地瞬间就缩短了三分之一,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正在大火里边挣扎,牺牲只是几分钟的事情了。
李骥扔下大炮,跑过去抢过一挺机枪,对着头顶上的美国飞机就是一顿狂扫。那架喷气式战斗机才开始爬高,两个副油箱就各挨了一顿子弹,两边都变成了火球。
李骥又对着另外一架爬到较低高度,侧过身,准备转身俯冲的飞机驾驶舱打了一个点射,那架飞机的驾驶舱瞬间成了马蜂窝。
双方的动作都太快,不是一般人能反应过来的。
这时子弹的初速、飞机的时速,都超过了音速,都在挑战人的神经反应速度,所有人,包括美军飞行员在内,只一愣神功夫,美军的飞机给消灭两架了。
李骥一个滚翻,已经闪出十几米远,他扔掉空枪,又向另外一个志愿军跑去,抢过他的机枪。
这时另外的两架美国飞机又俯冲下来,就在美国飞机还在观察地面,连瞄准都没开始的时候,李骥已经迎着美国飞机的机头又打了一个点射。
直接往李骥枪口上撞的喷气式飞机以超音速的速度撞向子弹,美军飞行员的脑袋给打得稀烂,飞机几乎是擦着李骥他们的脑袋飞过去,狠狠扎进了他们身后的田野里。
另外一架飞机却是一阵扫射,把李骥原来所在的位置的地面打了一堆窟窿。几个没有躲开的志愿军战士全都倒下了。
李骥大骂着跑去要子弹,他从副射手手里抢过弹夹,压进机枪,然后等着那架飞机飞回来。
那架美国飞机这时在听着从机场传来的全朝鲜空军追杀志愿军的现场直播,听到所有的美国空军都在追杀志愿军,对志愿军构成大量杀伤,他也是非常亢奋。
他根本没注意自己的几个同伙这时全都失踪了,他又是一个爬高,还在空中翻了个身,玩了个花样,这才又向地面上扎下来。
李骥等着他一个翻身,又把机头对着自己,立刻瞄准他打了一个长点射。
飞行员在天上和咱们在地上不同,他不是脚踏大地,上下分明,而是不停地做360度旋转,是左右转,还是上下转,连他自己也不能保证,所以很多时候他上下不分。
很多事故是飞行员把大海当成了蓝天,狠狠一头扎下去,就是因为飞行员在天上已经晕菜了,因为速度太快,没有重新掌握平衡。加上天上没有参照物,他得观察半天才能知道自己在哪儿。
这时的美国飞行员还要朝地上看一阵,观察一下自己的目标在哪儿,正在琢磨的功夫,李骥比他反应快几倍,子弹抢先到了。
结果,沈擒龙最烦的相互枪毙的局面,没让美国飞行员利用上,变成了一边倒的打活靶。那个美国飞行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让李骥又把脑袋打开花了。
但是,这么折腾了一阵,那边人家美国的工兵已经把浮桥架设起来,尽管只架了一半,但是眼看着浮桥活了一样向这边延伸过来。
江面本来就不宽,很快两边就能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下见面了。
李骥扔下机枪,急忙跑到大炮旁边,看到刘少山正在一个人拚命摇动手柄。李骥急忙过去帮忙,两个人把大炮的炮口降低,直接把大炮放平,当成了步兵炮平射。
这一炮过去,本来稍微高了一点,是从浮桥上面飞过去的,但是在浮桥的前面那段,有很多的钢架子,一下子挡住了炮弹。
那些密密麻麻的钢材架子是用来吊装钢制的浮桥的,美国太先进了,用的是直接从后方运输来的成品,只要组装几下,就能把几个配件变成浮桥。
以前科幻总是说一个大楼能用几个部件组装成功,可是除了80年代初南斯拉夫搞过一次,5年前长沙搞过一次,现实中还没有见过用配件几天组装一座大楼的做法。
抗美援朝时候美国兵就那么先进了,可惜这个先进遇到了天煞星,就全都砸锅了。
炮弹正打在那些钢梁上,当时就爆炸了。
巨大的冲力加上爆炸的力量,把整个浮桥像扭麻花似的给掀翻到江里,正在施工的美军工兵给成百吨的钢梁夹在中间,不比让凝固汽油弹烧死的志愿军战士舒服多少。
李骥和战士们急忙又把大炮调过来,对准江对岸的美国兵。这时一个战士大叫:“没炮弹了,没炮弹了!”
李骥回头一看,地上只有一个炮弹箱子里边有两发炮弹,其他的全都打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