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说自己扛下一切,且不说他能否扛下,即便能,这对于他的政治仕途而言,也只是一个小坎,以他的能力和才智,以及他在朝中的人脉,将来还是能够东山再起的。
很轻松!
这都不用去怀疑。
但是对于张斐而言,整个公检法都是他的心血,检察院也是他的,他可没有将检察院看成是别人家的。
你拿我家的家业去赌,你当然说得是义不容辞。
但话又说回来,这都是公检法必须要面对的,如今苏辙主动提起,这倒是一个好机会。
所谓风险有多高,这利润就有多大,张斐得认真去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于是,他让蔡卞他们,认真查阅相关律例和相关制度,自己则是与许芷倩,讨论制度改革方面的事宜。
目前来说,他不能只考虑判决的快感,他还得考虑到政治后果,要知道如今公检法的强势,它就不是一种共识,不是一种制度,而是皇帝加上一众大佬的支持。
他必须要说服这些大佬,继续给他提供支持,他才敢玩大一点。
然而,就在他为此案蓄力期间,关于绥州的一案,以及河中府各种官员的弹劾奏章,如雪片一般传到京城。
全都是加急快马。
要知道此案引发许多文官们的不满,只不过他们也知道,跟张斐较劲没啥意义,这最终做主还是朝廷。
要说到写奏章弹劾,那可是他们的强项。
他们不再谈论这种谔的对错,因为相比较起来,种谔已经不够看的,他们主要是针对那几个指导原则。
这明显是偏向武将的。
他们知道,这么写,在朝中一定能够获得很多支持。
果不其然。
这消息一传到朝廷,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朝廷里面毋庸置疑,绝对是文官的天下,直接屋顶盖都骂翻了。
这是谁给他的权力?
富弼顿时感觉亚历山大,我特么就提了一句,不曾想那小子竟然玩得这么大。
与此同时,详细的庭录也送到汴京。
张斐也不傻,当时审完,他就马上将庭录整理好,且是一式三份,给皇帝、政事堂、审刑院送去。
而以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则是强烈支持此次判决。
垂拱殿。
“陛下,那些质疑此次审判的人,真是非愚则诬。根据庭录来看,张庭长是带有偏袒,但他不是偏袒武将,而是偏袒那些为国立功之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
在庭录的最后,张庭长也说得非常明确,如果种谔当时出击失败,肯定就不是这么一番判决。而理由则是国家和君主利益,此乃法制之法的最高原则,难道这也有错。”
王安石是神情激动,口沫横飞。
为什么赵顼会如此看重王安石,就是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完全一致,就是要收复旧地,开疆辟土,成就霸业。
王安石为人是走儒家路线,但政治主张,则是更偏法家。
法家就是讲究霸业。
庭录上每一个字,他都是非常支持。
赵顼听得是连连点头,嘴角都微微上扬。
陈升之、韩绛一看赵顼的态度非常明确,赶紧站出来表示支持。
反观富弼、司马光,则是犹豫不定。
这人是司马光安排去的,权力又是富弼支持的,这要站出来反对,不是自打嘴脸吗?
文彦博心如明镜,于是站出来道:“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法不能令我军常胜,且会破坏军法,到时前线将士,不听命令,一味贪取战功,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王安石立刻道:“文公此言有以偏概全之嫌,张庭长未有破坏国法,而给予判决指导,也就是说,违法还是要接受审理的,但可以根据其此战胜败,以及对国家和君主利益得失,给予不同的判决。
战争不就是为此吗?张庭长有句话说得好,战争的原罪就是失败。
这也是非常合理的,且自古有之,听取命令,战败者,依然是要受到惩罚,而未听命令者,且立大功者,往往会给予奖赏。
而且,张庭长考虑的是面面俱到,且更加遵从国法,而不是破坏国法,故而他首先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充分说明,无论如何,违反国家决策者,必定是违法的,且只适用于最前线的战斗人员。
另外,我以为这几个指导原则,不但对国法无害,还弥补了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我国向来是以文驭武,文官可以在战略可以给予建议,但往往前线的战事,许多文官都难以给准确的判断,这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武将来做主。
以往我朝与西夏和辽国许多的战争,都是因此而败,这些指导原则,将会改善这一现象。
同时,武将若不听命令,因而坏事,在我朝也是常有现象,如今必然是要接受审判,这反而能够让武将在一些决策方面,听从命令。”
这一番话下来,文彦博是无言以对,他只是站出来,帮助司马光和富弼意思意思。
因为他其实也赞成给予武将在战场上更多的决断权,战术和战略是要分开算得,这几个指导原则,是能够在战后给分开来算,那这必然会使得文官武将必然有所忌惮。
赵顼跟王安石一样,这百分之一万支持这个判决,立刻道:“朕也认为河中府皇庭的判决,是非常公正,而且张庭长的几个指导判决,不但完善制度,确实也非常符合朕与国家的利益。”
说到这里,他才向富弼问道:“富公对此有何看法?”
你都这么说了,富弼还能说什么,这口锅是背定了,点点头道:“臣觉得没有太多问题,只是张庭长的权力,确实!”
不等他说完,赵顼就摆摆手道:“这最终判决权,还在朝廷的,能不能成为最终的律法,到底还得经过朕与诸卿的商议,总不能张庭长每个案子,都得先请示朝廷,那还派他去作甚。
不过这几条指导原则,朕以为非常好,在未有改变律例的情况,给予了完善。不过此事还是交予立法会。”
他别有深意地瞧了眼富弼。
富弼只能拱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