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吧。”
崔玉明顺着长街上的人流往前走,走到一条巷子口的时候拐入了一辆马车之中,等候在马车旁的下人见到大少爷这么早就回来了,不由诧异收声,不跟车夫闲聊,放下脚凳,请崔玉明上车。
“大少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去看看三少爷吗?听说他今儿也能随三皇子出宫,可是没找到人?”
热络说话的是崔玉明身边儿的长随鹤归,他是原主奶嬷嬷的儿子,那位奶嬷嬷早两年就去世了,留下的儿子从小就跟着原主,说是下人长随,可其实比兄弟还亲一些,日日相伴的,原主去书院读书,也带了他一个,经年作伴,胜似兄弟。
“见到有什么用,他好好伴着三皇子就是。”
崔玉明语气平平,他努力做出原主的样子,可鹤归还是听出了些不对劲儿,他是知道原主对亲情有多看重的。
求学不能回来的日子里,常常往家里送书信,问过老夫人和父母之后,就是这个嫡亲的弟弟,真如提前教自己孩子一样,处处都记挂着,听说能够启蒙了,上好的笔墨纸砚,自己都舍不得用,大老远送了回来,还有什么澄心纸,也不怕路途遥远坏了皱了,专程送回来,这份情谊……怎么……
面对鹤归疑惑的眼神儿,崔玉明故作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回去再说,我要去见一见父亲,有些事情跟他说。”
有关崔家的大事,崔玉明完全不准备自己扛,这么坑全家的弟弟,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亲人,且看崔父怎么说吧。
崔父自持清流,又很有些文人习性,这样的花灯节通常是不会错过的,却又不愿意在大街上与人摩肩擦踵,便在家中小阁楼上设宴,正好与崔夫人和崔老夫人同乐,一并的还有几个年龄小到不好外出的儿女,及若干捧菜递水的姨娘。
崔玉明回去的时候,正看到那阁楼上的灯火明亮,许是为了方便看到长街上的花灯,窗户都是大开的,外面从楼下看,也能看到那崔父略显开怀的笑容。
年近四十的男人,正是最有魅力的时候,又是一派文人风骨,捋须而笑的样子,看起来就有一种清雅气质,让人忽略了他那只是端正而非出彩的容貌。
倒是席中的崔夫人,虽故意把自己往老成上打扮,却依旧能够显出一种清丽绝伦的美来,内敛的笑容仅露出那么一点点,就好像是天光乍破拂晓将出,令人不由自主地心魂荡漾。
当年崔大人跟崔夫人的爱情故事,也是令人津津乐道的,两人是在一次游园会上相识的,以崔夫人的容貌,可想而知会怎样令人魂牵梦萦,崔大人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若说哪里好,就是有崔老夫人这个疼儿子又三观正的母亲,在很多当家夫人觉得崔夫人这种样貌是不端正,是狐媚之相,并不适合做正妻说事的时候,崔老夫人直接为儿子求娶。
两家勉强也算门当户对,婚事就这么成了,等到后来琴瑟和鸣,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至于说为什么琴瑟和鸣还有妾侍和庶出子女,这就是古代大环境所影响的,无论是崔大人还是崔夫人,都深受其害且并不以为害,崔大人的第一个妾侍是崔夫人怀孕之时给提上来的,她也争气,紧跟着就生了一少爷。
后来又有几个,断断续续提上来的,有的好像是崔大人的上司送的,又或者是下属送的,还有的是带着某种褒奖性质地,因为丫鬟某些事情做得好,就直接给提拔了,让她成了半个主子。
古代的观念跟现代是不同的,像是现代人,都不觉得被提拔为妾侍是什么好事情,可在古代,丫鬟就是可以打杀的奴仆,妾侍地位低,却是和正妻比的,跟丫鬟之流相比,总是半个主子,算是提升了阶级。
这样算的话,把丫鬟提为妾侍,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奖赏,对方若就此有了儿女,更是少不了以后的富贵。
原主幼时离家,对父母的了解并不很深,但两人性子如此,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比如说三皇子和崔玉清的事情,他们若是知道了,肯定会坚决反对。
有了这点儿把握,崔玉明就让人上去把崔父叫了下来。
“怎么不在外面多看看,难得回京,这京中的花灯节,你也有好些年未见了吧?”
崔父对着长子,言谈自若,既不故作威严,也没多少生疏,是标准的慈父形象,眼中还有着笑意,显然对长子的欣赏是发自内心的。
“父亲,我有要事要说,还请父亲移步书房。”
崔玉明并未对花灯节发表声明看法,很是严肃地行了一礼,看他样子,崔父也收了脸上笑意,很是干脆地抬步就往书房走。
庭院内起了不少架子,上面也都挂着各色花灯,很是应景,一路走来,灯影摇晃,颇有些森然之感。
书房内远离了小阁楼,很是清净,里面没有点灯,随着崔父带着崔玉明走进去,方才有下人紧赶慢赶地把几盏灯都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