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玄幻小说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47章 如果你是大明皇帝(求订阅!)

第647章 如果你是大明皇帝(求订阅!)(1 / 1)

 推荐阅读: 我是佐助 从绣春刀开始崛起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 我的提升没有限制 半岛小行星 平原农场主王振 网王之刺头军团 都市修真日记 农家奶团有空间,逃荒路上喜种田 平平凡凡张德仙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647章如果你是大明皇帝(求订阅!) 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的。 会试是最关键的一道门槛,会试考中者,就有资格参加殿试了。 殿试只是排名性质的考试,通常不会废黜考生。 但是,排名性考试也是有区别的。 第一榜只取三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榜录取人数不定,第一名被称为传胪,前两榜的就是正经的进士,被称为“两榜进士出身”。 要是第三榜,就是赐“同进士出身”。 一个“同”字,和进士就大不同了。读书人嘴巴也很毒的,有一句话叫做“同进士,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他们就是把同进士比作小妾。 考了个同进士,基本上这辈子的上限就是地方官了。 潘伯亨这次要是拿不到进士,皇帝都不好帮他洗白了。 就在某天清晨,潘伯亨还在学习,报喜差突然就到了,敲了他们的门。 他“噌”地站了起来,发榜了! 经常看古装剧的读者会发现,每次科举考试结束以后,官府都会放榜公布录取榜单,似乎很少看到类似于“录取通知书”这样的东西存在。 事实上,古代科举也是有录取通知书的,在不同的时代,送到登科及第的进士手中的这份“录取通知书”,还有着截然不同的称呼。 唐宋年间,官府放榜以后,为了激励学子发奋读书,扩大科举的影响力,会制作一份非常精美的“泥金帖子”,前往考中进士的考生家中报喜。 发展至大明,原先唐宋年间的“帖子”被“捷报”所取代,这种“通知书”也是现如今古装剧中最常见的一种,而且不只是中了进士才有捷报,凡是通过会试者,郡县也会给考生家中送捷报。 捷报所书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只写考生的姓名、所中的名次、家乡籍贯,还有祖上三代的姓名。 由于明代存在专门的科举考试费用,所以自从这个“捷报”出现以后,民间逐渐演变出来了“报喜钱”这样的习俗。 这份报喜钱有一部分是从明代朝廷官方资助得来,在明代科举的考试费用中,会专门划分出犒赏报人、宴请乡邻等部门的费用。 还有一部分是考生打赏的小费。 所以,为了给大户人家送捷报,衙门里的公差更是为了此事争破头,因为这些富贵人家赏的“喜钱”比较多。 如若再碰上一些仗势欺人的公差,普通百姓还要将这些公差请进门好吃好喝一顿,给数量不少的赏银,他们才愿交出捷报离去。 由于官府有资助,再加上公差的报人的“仗势欺人”,他们除了要拿朝廷专门资助的费用以外,更要通过压榨百姓的方式获得金钱利益。 捷报的出现,虽然让整个明朝社会向学风气形成,同时又推动了“报榜、树牌立坊、狎游”等不良风气的出现。 高中进士本来是一件喜事,可是这些送报人通过对百姓的压榨,却是加重了社会负担。 当然,捷报的积极性是无法否认的,比如它的另一种作用,就是和“金花帖子”一样,有着光耀门庭的作用。 捷报的形状规模与当今的奖状差不多,所以家里人会将这份捷报贴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让来访的客人一眼就看到这份荣耀,新大明的科举仍然沿用了前明的“捷报”。 潘伯亨人还没到门口,只听见报喜差在门外大声喊:“会试捷报,贺贵府潘伯亨老爷会试金榜第十名!” 无数多言,潘母早就准备好了二十银元的喜钱。 把报喜差乐得只开怀,不枉他一早起来抢这趟来潘府的美差! 二十银元挺多了,他们潘家又不是商贾之家,二十银元可能就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了。 潘伯亨却是高兴地原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母亲!我中了!哈哈哈!” 第十名的话,殿试加把劲,拿个状元都不一定呢! 潘母也很兴奋,拉着他的手喜极而泣。 终于到了二月二十日,殿试开始! 潘伯亨两袖清风,早早乘马车到了宫里。 殿试一应笔墨纸砚都是考场准备,不需要考生携带,穿好衣服,人过去就行。 按照惯例,殿试一般在皇宫内的金銮殿前的广场举行,由皇帝朱克臧亲自担任主考官。 新出炉的进士们就会成为皇帝的学生,被称为天子门生。 担任主考官是个累人的活,但确定名次这种事情,必须的皇帝亲力亲为。 大明门的御道上,已经有不少考生在排队了。 礼部为了维护皇宫秩序,还特意安排了小吏们来整理队形了,态度很亲和,跟之前会试完全不一样。 毕竟,眼前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了,将来也可能同朝为官,客气点好,日后好相见嘛。 整理好队形后,就是陆续上前核验身份。 经过了那么多场考试,潘伯亨也轻车熟路了。 不过,这一环节是由锦衣卫亲自操刀检查,万一有人藏了个手榴弹,藏了把手铳,岂不是要上演“荆轲刺秦王”! 验明正身后,考生们按照会试的名次排着队安安静静地进入金銮殿前的广场,此时天已经微微亮了。 只见广场上摆放着一张张桌椅,上方的汉白玉阶上有一张龙椅,那是主考官皇帝陛下朱克臧坐的地方。 殿试的座位顺序也是按照会试的排名来排,潘伯亨是前十名,座位就在很靠前的位置。 想到皇帝到时候就在自己上方不远,难免紧张忐忑。 考生们到齐了,副考官们也到齐了。 接下来是又是各种礼节,考生们提前经过了礼部的短暂集训,举手投足间都有模有样的。 潘伯亨站在前面,随大流地完成了所有礼节,终于可以坐下,然后就到了发试卷的时间。 新大明的殿试只考策问,时间为一天,黎明进场,黄昏交卷,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潘伯亨原本自信满满,结果看到试卷的时候,他当场傻眼了。 这赤裸裸的恶意简直要从试卷上溢出来了! 但是,懵的绝不是他一个人,潘伯亨敢保证,在场的人全懵了。 因为题目是:《圣天子在上当何为》! 意思就是如果你是朱克臧,该怎么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