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路上偶有波折但都没有大碍,杨天一行顺利的来到了河南少林寺,没错他是为九阳真经而来,此经后来能被伊克西等辈偷走,可见少林方面对此的不重视,于是杨天就打起了它的主意。
来到少室山下的镇子里,镇子很大,名为华严镇。
尽管如今已近仲夏,天气渐热,仍挡不住善男信女烧香祈福。何况如今世道混乱,祈求神佛保佑就成了普通民众为数不多的能做的事了。
杨天在镇边上租了一间小院,将杨过及李莫愁安置在其中,待得第二天清晨,只身往少林走去。
刚到山脚附近,就有一男子走上前来,热情的招呼,“这位爷,可要坐轿子呀,价钱便宜,一路轻轻松松的。”对方还没说完,又有一男子跑了过来,一番说辞,也是拉客的。
杨天放眼看去,只见山脚宽阔的道路旁停着五六个轿子,一侧站着二十余位身穿寻常百姓衣服的青壮年,肩披粗布汗巾,应该就是轿夫了。轿子有些破旧、简单,能看见里间的细木以及紧紧捆缚的绳索,可以看出还是很牢固的。
杨天没有推却,也不问价,随意选了一个就提着箱子坐了上去。很快就有四个轿夫走了过来,抬着轿子往前走去,而那位拉客的大汉也在一旁跟着。
杨天坐在轿上问他:“阁下如何称呼?”那大汉听杨天问的正经,连忙接话:“小人姓连,单名一个虎字,先生叫我虎子就好。”
一个三十来岁的壮汉让一个二十岁不到的青年这样称呼,放在现代是非常滑稽的。但杨天来时已久,自然明白,这个社会阶级分明,可不会管你年龄大小。点了点头,杨天也不去做让人为难的事,继续问道:“虎子,这少室山如此热闹,你们这样能赚到钱吧?”
连虎听了诚惶诚恐,连连摇头,不敢欺瞒先生:“咋们兄弟几人,一天下来也挣不到十钱,只是勉强混口饭吃罢了。”却是担心杨天也看上了这行当,来跟他们抢饭碗,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混得很艰难了。
杨天吃惊道:“为何?”
连虎开始讲起了这行的详情。
原来啊,来山上拜佛的主要分为三种人,一种是有权有势之辈,这种人自己有轿子,可不会来坐他们这个,嫌丢人。一种贫苦百姓,这种最多,但最是不可能坐轿,对于他们来说,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一个铜板都不能用错。最后一种介于两者之间,但因为战争的影响,愿意花钱的人也越来越少。
“那你们回去种地呀。”杨天说。
连虎摇了摇头,神情有些悲伤,说“哪还有地可以种呀,我家的地去年就被地主骗了去,这几位兄弟也是和我差不多情况,地主还要我们去给他种地,每年十抽其九,我们哪里愿意,所以结伴搭伙出来找事干。”
剩下的事杨天不再问了,他自己也能想明白,连如此壮实的大汉都在四处奔波,还无法维持生计,可以想见那些老弱孤苦之辈又该活的怎样。而对于那个任由国中劳力如此白白损耗的政府,他只能感慨一句:“一切都已注定。”
走了一段路,连虎就与其中一位轿夫交换了下位置,一边恢复体力,山路并不好走,特别是对于这些肚子都难以吃饱的人儿来说。从山下到山上,一共交换了六次,连虎等不停对杨天表示歉意,杨天对此到没有多说什么。
到了少林寺山门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山门前还有两个轿子停在一旁,当然,相比于杨天坐的,那就是电动山轮与破山轮的差别,看到杨天他们过来,还投来了鄙视的目光,没错,这是很明显的鄙视。
杨天依约给了对方十个铜板,说:“回去吧,以后好好生活。”完了转身离去。
连虎没有理解杨天的意思,他还打算在这等客呢,至于别人的这种目光,他早就被动学会屏蔽了。小心把铜板放回怀内,连虎神情一怔,刚要把手取出,目光瞥到旁边的轿夫顿时止住,连忙招呼众兄弟往回走。
几人关系很好,称得上患难与共,没有多问,只是带着疑惑的心情挑着空轿离开。
至于一旁等候的其他轿夫,又不认识,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待走到了一段没人的山路,连虎才伸手入怀,取出东西一看,只见是一锭五两左右的银子,他旁边的兄弟也是惊异异常,随后明白过来,众人连忙对着杨天的方向磕头拜谢。
对于连虎那边的事,杨天自然不知道了。他现在已经走到了少林寺正殿,由于现在烧香拜佛的人很多,队伍排得长长的。
杨天也不打算排队,直接拉过一个和尚让他去禀告主持,说自己要为寺中佛陀捐百两黄金。
小和尚见事情很大,离开位置去报告去了。过了一会儿,有知客僧出来把杨天引进内院。
少林寺分内外两院,外院主要用来烧香拜佛,接见信众内院主要是少林弟子习武学佛的所在,通常只有贵客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