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染把相框放了回去,眼睛往旁边瞟了一下。
他的目光定在了一张三人合影上。
在上面也有一个男孩,只不过比刚才的还要小几岁。陪伴他的是两个人,一男一女。
虽然照片拍摄时间有些久远,边角已经泛黄了,但李文染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这张合影是他小时候和父母一起拍的,他记得好像是在印度尼西亚一户森林人家拍的。不过,那已经是八年前的事了……
忽然间,一股奇怪的滋味涌上他的心头。刚才的遗憾感被放大了。
他微微皱了皱眉,还是将照片拿了下来。
他的手攥着照片的一角,眼睛紧紧盯着照片中和小男孩笑得一样开心的男人和女人。
看着他们的笑脸,李文染有些出神。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父母见面了,连说话的时间也很少。
李文染的父母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组织的成员,名字叫“自然之力”,是一个很有名的国际环保组织。该组织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都设有洲总部,在一些国家还设有分部。该组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宣传和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科学研究,经常与其它国际或地方的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检举破坏环境的违法企业的活动,有时还会与慈善机构合作开展支援贫困地区的志愿活动,被人们称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和部队”。
不知怎么的,一想到自己父母在这么一个组织工作,李文染又不自觉地笑了。虽然他们分开许久,但当李文染意识到自己的父母正在为地球而工作时,油然而发的自豪便冲破了遗憾的束缚,笑容又再次回到他的脸上。
况且,他们并不是没有美好的回忆。那张在印尼拍的照片就是证明。
那时,他的父母工作比较多,但李文染的学业还很轻松,所以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夫妻俩就把年幼的李文染带在了身边。也因此,李文染从小就有了“走南闯北”的经历。虽然路途上的艰辛超乎了他的想象,让他吃尽了苦头,但这些磨练却让他愈发坚强,愈发好学。而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在书柜的另一边,就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礼物,从布偶到雕塑,从图画到模型甚至是一条系着野兽牙的项链。这些都是他的朋友们送给他的。
不过,他知道,有些礼物,是一般人都很难得到的,在他看来,这些礼物是最为珍贵的。它们就存在他的大脑里。
它们是知识——亲口传授、亲身体验的荒野求生的技能。
在纳米比亚的一个土著部落中,一位布须曼族的族长教授了李文染如何在沙漠中找水,如何制作工具捕猎;在加里曼丹岛,当地一位居住在丛林中的老人教会了李文染制作陷阱和辨别果实是否可以食用的方法……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长者的指导和经验让李文染受益匪浅。虽然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运用到,甚至在某些人眼里只是一堆不实用的东西,但李文染仍不止一次的希望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实现一次自己的探险梦。
他的心中怀着一个与他的名字有些不太相符的梦想。
可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他觉得如果自己真要到野外去求生,那肯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就这么去,无疑是自讨苦吃。
李文染还在回忆着。这时,楼下忽然传来奶奶的呼唤声。原来是可以开饭了。
哦,对了,我还没洗手。他才发觉到这一点。
他把照片放好,来到卫生间,洗好手后就匆匆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