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朱靖垣带着所有妃嫔在乾清宫吃了午饭,下午跟着她们去以后的住处转了一圈。
晚上回到乾清宫,和柳沐云一起过夜。
第二天上午前往文华殿,准备开始皇帝的日常工作。
在皇帝的办公室里面,林则徐和牛鉴为首的大学士们,已经提前在这里等着了。
皇帝的办公桌上也摆了一沓朝臣的奏疏。
朱靖垣知道,这些奏疏应该是老臣们请辞的奏疏。
朱靖垣今天过来,本来也是准备马上处理这些奏疏,然后开始调整人事安排。
不过林则徐和牛鉴为首的大学士们行礼之后,林则徐却首先报告说:
“陛下,大宗伯沈先生在等候室,希望向陛下请示关于登基大典安排和选年号的事情。”
与此同时,牛鉴还把一本奏疏递给了朱靖垣:
“这是大宗伯的请辞的奏疏……”
在新皇帝登基的时候,某些身份最高的老臣就算是还不到六十岁,也有可能与皇帝不和而被皇帝要求提前退休。
沈复知道自己九成九的不会被要求退休,但是还是按照规则做了个样子。
写份奏疏交上来,皇帝再把奏疏打回去,这样走个过场之后,臣子和皇帝就都安心了。
朱靖垣听了之后恍然,登基大典不是小事,本来就需要提前很多天准备。
而且自己还不准备按照传统模式搞,那需要的筹备时间就更长了。
这个工作就是礼部的活儿,也是大宗伯的活儿。
朱靖垣让人请沈复进来,同时随手打开沈复的奏疏看了一眼。
沈复进来之后见礼,朱靖垣笑着把奏疏递了回去:
“沈先生这些年辛苦了,按理朕不能不让先生好好休息。
“但是朕确实离不开沈先生,只能请沈先生再辛苦几年了……”
沈复知道这就是走个过场,所以也不在这个地方磨蹭。
直接双手接过自己的额奏疏,同时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多谢陛下器重,老臣一定尽心竭力,做好分内的工作。”
朱靖垣微笑颔首,示意沈复坐下说话,让侍立的仆人送上茶水。
沈复就坐后,再次向朱靖垣拱手,然后就直接说起来了来意:
“陛下,关于明年改元的年号,可要圣心独裁?”
按照惯例,新皇帝继位要改元,选两个吉利字当年号。
朱靖垣这个新皇帝可以自己选年号,也可以让礼部准备几个给皇帝选。
朱靖垣虽然准备修订历法,彻底改变传统的纪年方法。
从始皇帝统一天下为起点设置新的皇历。
但是年号仍然准备继续使用。
跨度两千年的皇历,用于重修概括性的史书,作为整个华夏历史的大范围标尺。
皇帝年号用于日常生活,是短期内各个历史阶段的细节标准。
同时,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后,正常的皇帝继位一次就只选一个年号。
从此以后年号有了指代皇帝的作用。
用公众化的年号指代皇帝,可以减少口头避讳上的麻烦。
如果自己和以后得皇帝都不选年号了,民间为了避免直接称呼各个皇帝的名字,多半要自发的取一些乱七八糟的绰号。
与其那样被动,不如官方继续自行选定年号,作为皇帝的公众代号。
至于自己的年号要用什么,朱靖垣也早就在心中仔细考虑过了:
“年号就用‘大公’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朱靖垣本来下意识的想要选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段话最后的结束语是“是谓大同”。
意思是,前面那些话,都是在解读和介绍,什么才是“大同”世界。
大同是一种目标状态,前面那些话都是它的特征,以及实现它的方法。
但是朱靖垣后来想起来,大同这个年号被溥仪用过。
关键还是他在伪满的时候用的。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大清,更没有溥仪和伪满了,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这件事情。
但是朱靖垣想起来就觉得心里别扭。
于是就决定改成大公。
朱靖垣前世看过的一本网络叫《活埋大清朝》,里的皇帝朱和墭用过大公这个年号。
朱靖垣觉得叫着还是挺顺耳的。
大公是取大公无私,执政为公的意思。
大同是一种以自发的崇高道德为约束的理想社会。
与之对应的是小康,也就是以法律和制度为约束的秩序社会。
两者其实都没有后世的公有制或者共和制方面的意义。
相应的类似解读,都是后世的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经典的再创造。
这个世界的大明官员,当然也不会因为自己选了大公这个年号,就产生皇帝要搞“公有制”和“共和制”的相应理解。
他们只会本能的觉得,皇帝选用这个年号的目的,是要继续重视道德建设。
是准备致力于建成人们普遍拥有崇高道德品质的大同世界。
沈复听了之后,也理所当然的,非常直接的,有些痛心疾首的赞叹说:
“大公甚好,立意高远,也适合当下。
“最近这些年,工商业发展迅速,斗富之风屡见不鲜。
“更有商人以婚姻大事为掩护,而行偷逃税款之事,真的是不知廉耻啊。
“微臣主管文化教化事务,对此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朱靖垣微笑着摆手说:
“大宗伯可不要自责,沈先生在大宗伯这个位置上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想法,我从来都不奢求天下的所有人都能做到大公无私。
“所以我也不会奢求,我们真的能把天下建设成为大同世界。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感觉做不到就放弃。
“我们仍然要向这个理想目标努力,努力让我我们能够无限接近于大同世界。
“所以年号我选了激励性的大公,而没有去选理想化的大同。
“大宗伯注意做好相应的解读和引导。”
沈复马上非常认真的点头答应着:
“陛下圣明,微臣谨记。”
然后两人开始讨论登基大典的事情。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皇帝和国王实际登基,接管权力的过程,通常都非常简略。
皇帝弥留之际的传位诏书就像是便签一样简单是一样的逻辑。
如果老皇帝去世了,法定继承人会直接在灵前继位。
接受主要官员朝拜,就直接成为皇帝了。
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
然后,再选个吉利的日子,准备和举行盛大的典礼。
朱靖垣现在就是这个状态,已经继承了皇帝的身份,要准备正式的登基大典了。
按照仁武朝以来的传统,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固定在新年。
登基仪式本身早就已经形成标准了。
不过新的皇帝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额外想法。
特别是沈复熟悉朱靖垣,知道这位新的皇帝陛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所以得提前来问清楚。
朱靖垣还真的有额外的想法:
“朕准备现在开始修历,在大公元年直接启用新历。
“将新年元旦放在立春,所以登基大典也要挪到立春的时候。
“正式的登基大典本身,仍然按照传统就在新奉天殿办。
“但要同时准备两场阅兵式,一场陆军和空军的阅兵,一场海军的阅舰式。
“我还准备邀请各藩国君主,本土和海外的知名人士来观礼。
“同时邀请其他各国王室成员和部队来参阅和观礼。”
沈复听到朱靖垣开口,下意识的就有了果然如此的想法。
然后马上就被朱靖垣的想法给惊到了。
举行阅兵式和邀请更多的人来观礼,虽然不是传统登基大殿的观礼操作。
但是世祖皇帝之后的皇帝,也是偶尔会办一次阅兵式和阅舰式,礼部也是有经验的。
算不上是多么出格的事情,现在开始准备也许紧张,但也还来得及。
大明的阅兵式不需要严格走整齐的正步。
而且按照世祖皇帝定下的规矩,阅兵式归中军都督府负责,文官系统不得插手。
对沈复而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修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