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中所有侍卫和军队的武器,都在这里产出。
散发着高热的炉子旁,几个身材高大的匠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打着铁。
眼见工部尚书薛祥来了,几人连忙点头示意,手中的活计却是没停下来。
毕竟锻造铁器这种事情,必须要乘铁处在高温时才能塑形,一旦中途停下来,那就要损失一把好刀了。
薛祥和胡长安见状也是很理解,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诸位工匠们继续。
当然,偌大的炼铁区是不可能没有人招呼他俩的。
不一会儿,一个满面笑容的管事便迎了上来:“薛尚书,您怎么突然来我们冶铁区视察了?这位是......”
“我叫胡长安,是工部新任命的侍郎。”胡长安连忙自我介绍道。
管事见状,连忙自我介绍道:“哎呀,原来是新上任的胡侍郎啊,恭喜恭喜。我是专门负责管理冶铁区的蒋管事,今后多多照顾啊。”
“一定一定。”望着蒋管事热情的眼神,胡长安也是礼尚往来的回应着,气氛分外和谐。
眼见介绍的都差不多了,胡长安便好奇的向蒋管事问道:“不知这里一个月能生产多少东西啊?”
蒋管事听罢,恭敬的回道:“回胡侍郎,我们这里主要生产刀具,一个月大概能生产六十把刀,供给京中各家的侍卫和军队。”
什么?
一个月只生产六十把刀?
胡长安不禁皱紧了眉头。
这效率,未免也太低了点吧!
工部偌大的一个冶铁区,一天只生产两把刀,简直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银子。
就算古代生产水平低下,但也不至于低下到这种程度吧?
胡长安望着两边的炉子,颇为不解:“蒋管事,怎么这么大的地方,一天只生产两把刀?”
“这里不是有五个炉子呢么?为什么现在只开了一个炉子?”
蒋管事还没来得及答话,工部尚书薛祥却是解开了胡长安的疑惑:“胡侍郎,你这是有所不知啊,这里的工人,我们差遣不动!”
什么?
竟然还有工部差遣不动工人这种事情?
望着胡长安惊疑不定的眼神,薛祥苦笑着回道:“这些工人都是从五湖四海召集来的能工巧匠。”
“原本工部刚刚建立时,他们还个个勤劳的很,争抢着干活,可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就开始懒下来了。”
“这监察制度虽然针对我们这些官员,可并不管束他们这群工人啊!”
“而且我们朝廷既然把他们招进来了,他们的户籍就落在我们工部了,至此他们生生世世,祖祖辈辈,就都是我们工部的人了。”
“胡侍郎你想想看,管又管不住,辞退又辞退不得,这些工匠们那是简直比大爷还大爷,要他们上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不是还顾忌外界的影响,这些工匠们怕是一天两把刀都不肯做!”
薛祥说的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这件事情,薛祥早就看不顺眼很久了。
可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工部尚书,他又无力改变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
于是,大家就只能这样干耗着。
胡长安听罢,心中也是了然。
好家伙,这不就是传说中国企的通病么。
对员工打不得骂不得,只能求着干活。
既然胡长安已经成为了工部侍郎,那这些风气,也就就此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