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赵匡胤没说完的话,赵德昭其实已经大概知道了。
作为大宋目前西北防御的重要据点,镇州乃是阻挡北汉、以及它身后的辽国军队的第一道防线。
须知自古以来,北面的狼群,都会在秋冬之际,物资短缺的时候,南下烧杀劫掠。
只不过在以前,因为有着长城防线的存在,这种打草谷的破坏行径还可以被控制在边关一线,不至于对中原王朝造成太大的损失。
然而,因为石敬塘的那一次认爹行为,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中原大地的北方屏障完全被打开了。
开门揖盗。
当南下的道路变得畅通起来以后,那些北地的游牧民族们便团结在了契丹人的周围,开始在中原大地上肆虐起来。
而中原大地这些年来乱象丛生,朝代更迭迅速,连自己的事都照顾不过来呢,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应对外敌的侵扰?
朝廷能做的,也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囤积重兵,加强周边的防御而已。
可是一些像是村镇之类的,比较偏远的地方,朝廷就无力去照顾了。
而像是这种地方,通常也是最容易被劫掠的。
毕竟那些游牧民族的人是为了抢劫而来的,没多少人会去啃城市这种硬骨头。
都是捡着软柿子捏的。
这直接造成了大河以北地区常年的民生凋敝、遍地荒凉,生产无法得到恢复。
自渡河之后,赵德昭一路所见的,虽然还不能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有像是在一些大城市周围,才能勉强看到些繁忙的耕作景象。
曾经,周世宗柴荣便是想要断绝掉这一条持续给中原放血的创伤,故而奋起发动了北伐。
然而结果却是身死国灭。
作为世宗柴荣的继承者,赵匡胤自然也是想要收复燕云之地,以达到柴荣所没有达成的成就。
好为自己在史书上正名。
但赵匡胤是个能忍,且知道轻重缓急的人。
所以,在他认为的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发起收复燕云的战争。
即便在得知了辽国目前国力空虚,矛盾丛生的现状以后,赵匡胤也只是先选择了北汉作为自己的目标。
攻下北汉,以后再攻打燕云,便不需要太担心西北方面的敌人发动绕后袭击。
棋,要一步一步的下。
这一次北伐,赵匡胤带上赵德昭,为的就是培养赵德昭。
所以自出发那天起,赵匡胤就将赵德昭塞进了这辆装满了各种资料的马车里。
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北汉,以及北汉周围这些地方的。
赵匡胤的命令是要赵德昭在抵达太原城之前,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倒背如流。
赵德昭看着这一大堆由繁体文言写着的资料,顿时就有些头大了。
但他也知道赵匡胤这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他也就只能咬咬牙,认真的苦读了起来。
当赵德昭这一路上一边看着书,一边观察着路上的各种情况的时候。
他得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他感觉里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
再加上赵匡胤这个当世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亲自指导,赵德昭的眼界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他开始思考起了自己之前一些过于想当然的念头,然后又将他们打碎重组,想把他们拼凑成一个不那么完美,却适合当下的新模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感慨了一句之后,赵德昭便放下了帘布,继续啃起了手里的书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