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郑昀、杨硕、薛蟠四人相互道了喜,杨硕衙门事多,先行告辞离去,施公公也卸下宣旨的职责,正式接过‘田产制置使’的职责。
林如海被调入京中,就任户部右侍郎,两淮巡盐御史的差事,自然要交出来,朝廷已经派人过来接任了。
林如海对两淮盐政的改革卓有成效,现在又把把持两淮盐业的八大盐商一网打尽,给继任者创造了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任职环境,继任的两淮巡盐御史,身上的压力,远没有林如海当初上任的时候大。
全国盐政,都归在户部治下,林如海这个户部右侍郎,到任之后,分配职责,九成九的可能,要分管全国盐政,他也决定把两淮盐政的改革措施,推广到其他盐场去,让全国盐税,再上一个台阶。
在此之前,刘汉帝国每年的盐税,有两百多万两银子,两淮盐政贡献,占了三分之一强。
现在两淮盐政改革之后,盐税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若是把改革推广到其他盐场,也能有这样的效果,那么今后全国盐政的赋税,将能达到五百万两左右,对尚不到五千万两的全年赋税,算是一个不小的补益了。
林如海得到调任旨意之后,没打算等继任的两淮巡盐御史,而是立即准备起身,想要尽快远离扬州这个伤心地。
郑昀那边,对八大盐商抄没财物的统计工作,也进行到了大半,已经征调了不少漕船,把财物装船,准备走运河运去京城。
原本是打算与林如海一同启程的,但是林如海急着出发,郑昀却还有些收尾的工作要处理,便决定把运力一分为二,让已经装好的漕船,先随林如海、薛蟠出发,他则等收好尾后,再亲自押运剩余的漕船北上。
这次要押解进京的财物,单是金银铜钱,就几近三千万两,另外还有价值不菲的珠宝古玩、古籍字画,哪怕是分作两批,一批的价值也不下两千万两。
为了确保漕船万无一失,郑昀上奏朝廷,对这次押解的安全保卫工作,施以最高规格,甚至优胜与夏秋两季的赋税运输。
夏秋两季的赋税押解,可没有这么多现银,多是粮食、绢布。
郑昀不仅从各处抽调了一批锦衣卫兵士,在漕船开动之后,沿运河两岸撒布开去,刺探消息,消除隐患,还请漕运总督衙门派人手,随船而行,确保安全。
并且,为了防备随船押运人员监守自盗,还把装船和押运的人手,分隔开去,装船劳工不随船而行,押运人员则不清楚船上所载何物。
郑昀还为押船的兵士,配备了弓弩——实际上,他最感兴趣的,是在林如海遇刺事件中,大放异彩的自发短统,还特意向薛蟠讨要了一柄,仔细把玩。
薛蟠也认为,这种已经有了手枪雏形的自发短统,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作用如何,暂未可知,但是人数有限的火并场景中,却可能会有奇效。
正好郑昀执掌的锦衣卫,也有追捕凶匪的职责,正是自发短统的用武之地。
郑昀在见识到自发短统的威力,与使用便捷性之后,对薛蟠此见,深以为然,已经拿定主意,返京之后,会上请旨意,为锦衣卫配置一批自发火统。
现在的自发火统,是薛蟠集合了西洋枪匠,和工部军器局的能工巧匠,在西洋产的燧发枪的基础上彷制出来的,经过吴洋的实战检验,性能已经达到了可以量产的水准。
但是即便能够量产,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产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短时间内是无法让军队全员换装的。
况且,一样新式武器,想要获得军队的信赖,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以,先在锦衣卫这样的准军事组织里试用、装配,是推广这种自发火统,目前而言,最好的方式。
人手配置一柄自发短统的锦衣卫,只是想一想,就令薛蟠有些小激动。
不过,要完成这一个目标,至少也得一年半载,在这次进京途中,是没有这样的配置了。
因为林如海急切,在收到调任旨意的第三天,林如海便带着林黛玉,和薛蟠、贾琏一起,乘坐官船,在前后三四十艘漕船的簇拥下,顺着运河北上而去。
一艘漕船的载重量,大约在200石左右,也就是12吨;而这次随着林如海、薛蟠押解进京的财物,以1200万两银子计算,总重就是400吨左右,需要三十多艘漕船,才能装下。
因为漕船满载,速度快不起来,所以林如海、薛蟠等人的行进速度,自然也是慢悠悠的。
林如海只是想要尽快离开扬州这个伤心地,对途中速度,倒不强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