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他们有任务在身,要去迎接袁世凯南下。
李谕作为穿越者,知道这个目的不可能达到,但此后蔡元培又作为教育部长留在了北京。
蔡元培说:“得悉疏才办了大学,未能前去庆贺,实在对不住,这段时间确实脱不开身。”
李谕说:“蔡部长言重了,如今风云际会,我也不敢打扰您。迎接袁大总统,可不是个容易差事。”
蔡元培扶了扶眼镜:“此行人尽皆知不能达成目的,很多人劝我不去,但我不去,总须有人去,畏难推诿,殊不成话。”
汪兆铭轻松道:“蔡部长放心,袁大总统不会为难我们。”
汪兆铭已经和袁家公子结成兄弟,自恃有这一层关系在,袁世凯至少也会好好招待他们。
宋教仁则默不作声,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大家坐的是高等车厢,有床铺。
到了休息时间,鲁迅拿着一本上车前买的《红楼梦》进了一间舱房,正巧看到蔡元培的弟弟蔡谷清也在这个包厢,于是笑道:“谷清是被乌龟背过了的,我不愿和他同房。”
李谕就在隔壁,疑惑道:“乌龟背过是什么意思?”
鲁迅说:“从前在北京时,谷清曾去八大胡同吃花酒、打茶围,遇到了骤雨,院中积水无法出门,他是由妓院的龟公背负涉水而出。”
李谕说:“原来如此。那我们一个包厢得了。”
蔡谷清挠了挠头皮:“这事我只在酒后说了一次,怎么你们都知道了。”
鲁迅拿起自己的行李箱,戴上帽子:“我知道的已经是添油加醋之前的版本了。”
到京城后,鲁迅等人住进了绍兴会馆,李谕则回了家。
话说有了孩子才知道,出门在外是真的想啊。
李谕抱着闲儿,对赵谦说:“这几天关好门窗,外面要是听见打枪,就当放鞭炮。”
吕碧城听了疑惑道:“革命不是已经结束了?”
李谕说:“早着呐。”
果不其然,袁世凯嘴上给各国公使都说自己要南下,背地里却指使北洋军搞了一出自导自演的“兵变”,甚至把专使蔡元培等人的饭店都抢了。
然后北洋嫡系大将段祺瑞、冯国璋联名给南京发电报:“大总统受任暂难离京一步,统一政府必须旦夕组定。”
说白了就是不走,否则控制不住京城的局面。
袁世凯在玩弄政治手腕上,确实比南京的人高出一大截。
李谕看着却很无聊。
玩弄权术就可以让国家富强了?
慈禧也是政治手腕高,但政治智慧缺乏。
现在看起来袁世凯也要在抵达人生巅峰后,开始极速走下坡路。
但南京方面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袁世凯接着邀请了数百人参加自己的就职典礼,李谕同样收到了请柬。
就职当天,北洋的军队在前清外务部公署外面整齐列队,同时起到警界作用。
李谕到了屋中,看到了负责安保的张勋,与一众北洋军将领不同,他还留着大清的辫子。
张勋对李谕笑道:“恭喜了,将来李先生也会继续是帝师。”
张勋自然知道李谕还兼着袁家兄弟的教师一职。
李谕看向他:“现在已经没了帝师称呼。”
张勋道:“都一样,都一样!”
李谕说:“你的辫子抽空可以去我的状元理发店剪掉。”
张勋连忙说:“那可使不得,俺已经离不开发辫。”
穿着军服、配着长剑的袁世凯此时提高嗓音,宣读了誓词:“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蔡元培作为南京方面的专使,接着递上了孙先生的祝词。
袁世凯乐呵呵道:“世凯衰朽,不能胜总统之任,猥承孙大总统推荐,五大族推戴,重以参议院公举,固辞不获,勉承斯乏。愿竭心力,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民国成强大之国家。”
蔡元培虽然心知他说的不是真心话,不过也只能寄希望于他会遵守誓言。
然后袁世凯看了一眼故宫的方向,对英国公使朱尔典说:“吾生五十三年,今日为妄举!”
说完,便哈哈大笑。
再之后就是合照,李谕可不想凑上前。
按照袁世凯的命令,教育部还是蔡元培当部长,同时接手清廷学部。
北京的办公条件是要比南京强很多的,清朝学部好歹是个级别很高的衙门。
李谕前往教育部为蔡元培祝贺,却发现蔡元培还是一如既往的廉洁作风。
蔡元培对李谕说:“前清办学靡费铺张,其细情不外奢、纵二字。如而今国家无论如何支绌,教育费万难减少。唯有厉行节俭,以为全国倡。”
李谕知道蔡元培在这方面绝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拱手道:“蔡部长高风亮节。”
说起来,整个民国时期,不管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政府,下辖的各大部门做实事的不多。
唯有一个部门真的一直在兢兢业业做事,——即教育部。
从蔡元培当部长开始,虽然后面的几任部长发生过一些派系斗争,但他们的目标与志向却从未改变,那就是“教育救国”!
他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制定了无数教育法规,针对当时国内的糟糕现状,想出了很多补救办法。
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再糊涂,也知道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头等大事,丝毫不亚于发展工业与军事。若想完成跨越发展,教育毫无意外是第一步。
所以之前才说教育系一直是民国时期被各方拉拢、重视的一支力量;民国时期的教授也能够享受非常优厚的待遇。
对蔡元培而言,虽然袁世凯不是个好共事的人,但如果能把一些教育政策推行下去,还是可以先忍耐忍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