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注意到了试验器具,问道:“教授想要推翻爱因斯坦先生的光电效应理论?”
“他的论文简直漏洞百出。”密立根直截了当说。
李谕问道:“什么漏洞?”
密立根说:“最大的漏洞,或者干脆说无稽之谈就是他竟然采用了光量子假说。我是坚定的波动论支持者,在我看来,光子绝不可能存在!”
李谕说:“但爱因斯坦先生的理论确实完美解释了光电效应。”
密立根说:“只是理论罢了,并没有任何实验支撑。而我就要用试验证明,光子并不存在。”
李谕扫了一眼,就清楚了他的实验思路,理解起来不算复杂。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是:
E=hv-w
即电子动能=光子能量-逸出功。
逸出功就是电子被激发出来,从金属板逃离所需的能量。
很明显,这个方程是个一次方程,斜率就是普朗克常数h。
密立根要做的,就是通过实验数据画出光电效应方程的图像。
——如果不是一次方程关系,自然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
不得不说密立根真心是位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其物理直觉和敏锐度都非常出色。
不过历史也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一心想要证实光子不存在、爱因斯坦是错误的密立根,却通过实验完美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甚至给出了更加精确的普朗克常数值!
他的实验直接帮助爱因斯坦因正确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知道这算不算无心插柳柳成荫?
只不过是帮别人插了柳。
李谕想让胡刚复做密立根助手学习的,主要就是这个实验。
不管怎么说,密立根都是目前全美最好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做的实验直接关系到物理学尖端领域,绝对能让胡刚复受益匪浅,比历史上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
同密立根又聊了一会儿后,胡刚复以及弗莱彻下课来到了实验室。
“李大学士!”胡刚复见到李谕后非常高兴,“您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这里!”
“路过,”李谕笑道,“在这边感觉如何?”
“挺好的,”胡刚复说,“芝加哥大学的侧重点与此前我在的哈佛大学并不相同,在哈佛时做的实验大都关于X射线以及光谱学,而在芝加哥大学则是原子物理学。”
李谕说:“多接触接触没坏处,两方面都是前沿理论。”
胡刚复又说:“对了,之前国内来信,听说先生在上海与兄长一同创建了一所大同大学。”
李谕说:“胡敦复现在是校长,我们准备把这所大学建成一流学府。”
胡刚复说:“回国后我也投奔先生!”
“那是后话,”李谕说,“你先好好完成学业,珍惜这几年。”
胡刚复正色道:“谨记先生教诲。”
李谕本来还想见见迈克尔逊,但他正好外出开会,于是只能先行离开芝加哥,前往底特律。
——
李谕提前布局扩大工厂,让公司产能持续上升,如今见了成效。
就在今年,福特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水线,让汽车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福特是个很聪明的商人,他知道只把汽车卖给富人远远不够,只有广大普通民众买得起,才是真正的商业成功。
在他看来,汽车如果一直作为奢侈品存在,必然会制约其发展。
感觉上有点像后世:兰博基尼市值再高,也不可能超过大众。
流水线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空前成功,汽车价格开始迅速下跌。
尤其在美国,1913年一辆T型车要花工人两年的收入,而1924年时只要3个月左右。
生产线上平均每10秒钟造出一辆,每24秒就有一辆新的T型车卖出。
其他所有与福特竞争的厂家都无法打破这项纪录。短短几年间,福特就成为了最大的汽车公司,而亨利·福特本人则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同时获得巨额财富,一跃成为财团级的存在。
李谕的工厂里,邹周和大卫·别克有样学样,引进了福特的管理模式,进行流水化生产。
——要是不这样做,工厂也满足不了福特的订单。
福特赚得狠,李谕赚得同样狠。
毕竟李谕现在已经是汽车行业的隐形上游大佬,握有最关键的汽车专利。
福特汽车的设计理念还是要照顾目前糟糕的道路行车条件,所以绝对离不开李谕的四驱系统、底盘专利、变速箱专利、换挡结构、电子打火系统、车灯系统、后视镜等。
流水线属于管理上的创新改进,而大卫·别克作为技术大佬,更加痴迷于技术本身。
李谕之所以不愁发动机,就是因为有他在。
大卫·别克借由李谕的专利,然后参照多家公司产品,也造出了轻盈并且散热优良的飞机发动机。
虽然与欧洲还有美国其他厂家的顶级发动机还有差距,但差距不明显,算是主流水平。
李谕准备运一批发动机回国,同时也运一批T型车回国销售。
T型车在美国很便宜,但算上海运,抵达国内后价格最少是美国的三倍。
T型车相比欧洲车在品质上差了一点,但价格便宜,而且它还有个各位意想不到的优点:省油。
T型车的油耗水平在百公里七八升左右,放在一百年后也是个可圈可点的成绩(常见的SUV城市通勤油耗普遍在10升上下,甚至更高)。
作为对比,民国时期国内销售的雪铁龙汽车,油耗在十四五升以上,差了一倍。
民国时期的汽车是典型的买得起,养不起。
汽油价格那么贵,如果差出一倍油耗,开起来后在油费上的差距相当之明显,公子哥也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