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是:讲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姑娘,其中年龄最小的就是香雪.她们生活都不富裕.后来,铁路修好,路经小村,姑娘们便天天等候在铁路旁,一开始只为一睹火车英姿,后来渐渐拿一些吃的东西去卖.香雪在上高中,由于家穷,只能把一个木头盒子当作文具盒,因此经常被同学嘲笑.一天晚上,她看到火车上有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桌子上摆着一个文具盒,于是上火车用一篮鸡蛋与她交换,结果没来得及下火车,只好在下一站下来,之后独自一人走过十几里路回来,路上碰到了前来迎接她的姑娘们
《哦,香雪》这篇文章是: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全篇共8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部分。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火车开进了山乡,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写对主人公香雪的赞叹。中间第2至81自然段为小说的主体部分,写火车在一个叫着台儿沟的小站停留一分钟发生的故事。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每一层里又有若干小层次,可以概括如下:
(一)山乡一群女孩的故事,这是一个“面”;
1出门看火车(第4至11自然段)
2议论“北京话”(第12至45自然段)
3按需换东西(第46至55自然段)
(二)香雪换铅笔盒的故事,这是一个“点”。
1因铅笔盒被人奚落(第56至62自然段)
2换铅笔盒忘了下车(第63至68自然段)
3得铅笔盒勇走夜路(第69至81自然段)
6、傲慢与偏见的主旨大意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6)小说别茶的主旨大意是什么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士·卡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这使得他们父女非常失望。于是简·奥斯汀着手修订另一本小说《理性与感性》。
1805年她父亲去世后,奥斯汀太太带着简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顿。直到1809年定居在乔顿城其兄爱德华的汉普夏庄园之后,简·奥斯汀才再度认真提笔。《理智与情感》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她重写《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母亲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1796年,21岁的奥斯汀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
同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
7、文章的中心,主旨和主题有什么区别
1、三者所指的内容不同
主题就是写文章所要表达的东西;主旨就是这篇文章的那条主线,也就是文章的角度;中心就是所围绕的东西,也就是文章的目的,没有主旨的文章就凌乱,没有中心的文章就没有侧重点。
2、三者含义不一样
文章的中心是该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从分析文章的结构、语句、文字可看出来);文章的主题是该文所表达主要内容的抽象化、简练化的题目(从分析文章的题目、主要内容可归纳);文章的主旨是该文的思想、外延、意境、目的(这需要从作者的情况、读者的情况、社会时代的情况全面分析,仅从文章本身分析可能会出错)。
(7)小说别茶的主旨大意是什么扩展资料:
主旨在写作教学中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在记叙文类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在议论等类文章中,写作意图一般称主旨,不称主题。
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还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统帅。
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所以,“中心”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概括,“主旨”则是作者写此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思想等,或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句子,“主旨句”就是能揭示作者的情感,目的的句子。
8、文章的大意、中心和主旨有什么区别?
方便的话还是到书店问问吧!
阅读表达题是2007年山东省高考英语试题增加的新的测试题型。与传统的阅读理解试题不同的是,试题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既考查考生的语言输入,也考查语言的输出。
阅读短文的题材和体裁与传统的阅读短文没有太大的区别,长度也大致相同或比传统的阅读短文略短,文章的结构层次性更强。试题主要有七种类型,即主旨概括:概括短文、短文中某一段落的大意或标题,或指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句子填空:结合上下文,将短文中的空白处用合适的词语补充完整,使短文通顺;翻译句子:将短文中指定的句子翻译成通顺的汉语;英文释义:根据所给的英文释义寻找短文中意思相同的句子;封闭型问题:结合文中的具体依据进行回答;开放型问题:结合个人的观点态度进行表述;其他类型:结合文章的不同题材和体裁给出的其他类型的问题。
9、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作者:[宋]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9)小说别茶的主旨大意是什么扩展资料: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10、再别康桥内容主旨是什么有什么表现手法
《再别康桥》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