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假酒事件成为了山西白酒的分水岭,整个山西的酒厂一夜之间就此瘫痪,就算是称霸一方的汾酒也不得不接受停业整顿的现实,这一停便沉寂了十几年难于翻身,南方的酱香白酒和浓香白酒趁机抢占市场,让日后的汾酒依然徘回在二线白酒的行列,再难寻回往日的荣光。
朔州假酒桉造成的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完全无法掩盖,而地沟油事件则要隐蔽地多,如果不是几位调查记者冒着巨大的风险卧底调查,恐怕还要很久才会被曝光出来。
南都记者在偶然间了解到了地沟油这件事,然后报社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先委派得力调查记者持续月余卧底完成的新闻调查,多位后方记者组成的采编团队接力完成系列追踪报道,最终在3.15这天将地沟油曝光在读者面前。
第一份报道讲述了南都调查记者邓世祥卧底广州猎德城中村“炼油大军”,并亲历在酒店、大排档下水道里收集潲水提炼地沟油,并加以香精冒充花生油再销往餐厅、食肆的新闻事实。
在广州,有数百名民工正在从事这样的工作:将从各大宾馆里收购来的潲水提炼成花生油,然后,有专人上门提货,这些油将被用来炒菜、用来做饼干、用来炸臭豆腐。
后面几篇报道则说明了这些地沟油的去向,这一行业如今已经形成产业链,甚至卖到了长沙,长沙许多炸臭豆腐的小摊用的就是地沟油......
这篇报道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全国其他媒体纷纷跟上,开始对本地食用油生产作坊进行暗访调查,结果赫然发现,在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无良作坊,地沟油已经成了遍及全国各地的问题,更可怕的是,这些地沟油甚至有不少流入到校园食堂,许多孩子每天吃的都是这种劣质油。
这两件事的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参与讨论的时候大家脸上的表情都异常严肃,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轮到李未的时候,他再次旧话重提,“前些年《食品卫生法》施行,确立了食品卫生监管体制,一些部门规章也陆续出台,比如《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丰富了食品卫生监管法律,但具体的条文还是不够细致、具体,需要进一步改善.......”
《食品卫生法》是82年颁布试行,95年正式实施的,一共只有五十七条,整体而言比较粗糙,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也不够,比如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仅仅只会被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这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威慑力实在是太小了。
而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地方保护主义的老毛病,这种情况不只是现在,后世也屡见不鲜,老痰酸菜的事儿当地就真不知道?生产企业这么干的时候可没怎么避人,有关部门为啥不处理呢?还不因为这是本地的纳税大户,全县有多少人靠这个吃饭?他们要去查,当地领导就不答应,你这是要干啥?打算砸了咱们的饭碗不成?
这种行为是极其短视的,要知道竖起一块牌子非常困难,砸掉却是非常简单的,3.15晚会一曝光,消费者在购买酸菜的时候就会专门去看生产地址,只要是来自某个县的酸菜都一律不要,根本没人会去分辨,这家厂是不是被误伤的。
然而现在是野蛮生长的时代,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类似的处理方式,只要能给本地解决就业、上缴利税那就是好企业,就算有不合适的地方,当地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顶多不让他们在本地销售,或者自己不吃就完了!至于其它地方消费者吃坏肚子,那跟他们有啥关系?
最后李未给出自己的结论,要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得有严厉细致的立法,其次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授予管理部门应有的权限,加强舆论监督、鼓励群众举报等等。
听到这些,不少参加会议的代表都面露难色,他们都知道李未说的是正理,但想要把这些方案落地实施,难度可就太大了。
李未也颇为无奈,日后那么多食品企业出口产品和国内销售产品的质量不一致,根子其实就在这里,因为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出了问题和国内销售的产品出了问题,结果可是大不相同的。
真的管不了么?其实也不尽然,此前假烟异常泛滥,但是在有关部门的强力打击下,假烟不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么?原先的假烟之乡云霄县都不做国产烟了,只能去造假万宝路去开拓国际市场。
眼下对食品安全的不重视,才会导致三鹿等企业的肆无忌惮,而在那次事件之后,新的《食品安全法》才得以通过实行,眼下就想推动法律层次的变革,还是太难了些啊!
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另一项建议,“既然有难度,那可以慢慢讨论,但地沟油的问题可等不得啊!是不是可以专门针对这件事出台一些政策?”
地沟油是1998年被媒体大规模报道的,结果一直到2010年才出台了第一项管理条例——《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这十来年时间里,地沟油依然猖獗,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这一条倒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一项关于地沟油的管理条例得以出台,李未这才稍微感到一丝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