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布局上海的日资便利店是罗森,这家企业最早是创办于美国俄亥俄的牛奶店,后来在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被日资企业大荣超市收购,然后三菱商社又成为罗森的大股东,为罗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帮助这家企业在中国快速扩张发展。
1996年,大荣集团和上海华联达成合作,开始在上海开办罗森便利店,其中第一家店开在日本人聚集的古北新区,这家店直到李耒穿越的时候都还在,比普通商店更加干净整洁、货物品种更多、而且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很快便赢得了上海人的喜爱,罗森便利店迅速在上海扩张开来。
看到罗森发展这么好,许多本土企业也动心了,上海牛奶公司开办了可的便利店、联华超市组建联华便利、梅林食品创办梅林正广、良友集团也搞了良友便利,这些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也很快站稳了脚跟。
说到这儿王佳芬就更生气了,梅林、良友这些企业都能搞便利店,光明也有自己的优势,为啥就不让做?但她还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上海便利店发展地确实挺快,这才六年时间不到,便利店总数就超过了一千家,但能站稳脚跟的都是地头蛇,惠农作为外来户想和他们竞争恐怕不容易吧?”
“生意就没有好做的,不过我们既然来了,那肯定是有所准备的!”李耒显得信心十足,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全家、7-11、喜多士这些巨头都还没进来呢,上海便利店的竞争远没有到高峰期。
现如今这些做便利店的企业里面,除了罗森有经验之外,其它品牌也都是刚开始,大多数还都是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在做事,而李耒也有从其它连锁便利店品牌挖来的精英和莲花超市的人才,再加上他的眼光,击败其他竞争对手不难。
“你们惠农有牛奶、乳产品、火腿肠、方便面、啤酒、饮料、各种食品、鸡蛋、鲜肉.光靠自己的产品就能填满三分之一便利店,做这一行确实比其它企业有优势!”王佳芬也不得不承认,惠农做便利店比光明方便多了,这对光明而言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惠农的便利店一旦铺开,就等于让完达山有了在上海销售的稳定渠道,必然会对光明产生冲击。
回去后就找领导再谈一次,争取早点把光明的便利店项目也申请下来,不然光明面对完达山的进攻就只能防守了,王佳芬在心里下定决心,但是一想到大股东的作风,她对这件事又没多少信心了。
“对了,你们的店叫什么名字?第一家店什么时候开业?我去送个花篮?”王佳芬想用这样的方式给大股东施加压力。
“365便利店,名字很好理解,就是全年365天,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营业的意思!”李耒直接剽窃了后世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名字,没办法,这名字取得实在是太好了,非常符合便利店的定位。
“至于开业的时间么,现在还没有确定,等确定了就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到时候你可千万别不来啊!”王佳芬想给大股东施加压力,李耒也想在他们之间制造裂痕,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持续了几天的《财富》论坛终于结束,而李耒也开始了自己的正式工作,在便利店项目负责人郭俊斌的带领下来到正在装修中的上海第一家365便利店参观检查。
门头的颜色采取了日后在山西等地非常流行的唐久便利的主色调,两道绿色条纹中间夹一道橙色条纹,中间是365便利店的名字和标志,整体看起来简约、醒目,隔得老远就能看见。
看到这儿李耒就忍不住想吐槽后世那些乱搞一气的统一招牌整顿,各个商家为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视觉标识体系花了多大的力气啊,用什么颜色、什么字体、什么图案,这都是出大钱请广告公司专门制作的。
结果你倒好,一份文件就逼得人家把花大钱做的招牌改成了死气沉沉的样式,原先顾客隔得老远光靠颜色就能认出这家店是干啥的,红色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绿色的是兰州拉面、红绿橙条纹是7-11想消费就直接过去了,而改了以后还得认字,眼神不好的就错过了,这不是耽误生意吗?
现如今店里面已经装修地差不多了,货物样品也摆放到位,整齐地货架上摆着盼盼火腿肠、华丰方便面、盼盼杏仁露等食物饮料,冰柜里是完达山的牛奶、冰激凌,粮油区是鲁花花生油、香雪海面粉、稻花香大米、惠农牌鸡蛋惠农自家的产品确实占到了三分之一。
其他货架上还有文具、作业本、日化用品、酒水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经常需要用到的产品,而在收银台后面,则是香烟货架,这同样是便利店必须的,不卖香烟的产品根本生存不下去。
收银台前方的货架则摆着口香糖、糖果、打火机等产品,一来方便顾客取用,二来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劝他们拿点省去找零的麻烦。
看了一圈儿李耒基本表示满意,但还有一个问题,“店里似乎少了一样产品!”
还有一章,现在出门吃饭,估计十点左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