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阅维持了盏茶的功夫。
金色光柱随着第一圣人的声音缓缓消失。
一道青色流光,裹着《将进酒》缓缓飘落。
永泰帝收回目光,沉声道:“大庆积弊多年,此时并不是最好的机会。”
“陛下慧眼。”
袁九峰颔首,“但此时也是最后的机会。”
“最后?”
帝王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探询。
“妖邪复苏,不远了。”
二人陷入沉寂。
过了很久,永泰帝才再次出声:“玄道想要什么?”
“陛下。”
袁九峰摇了摇头,道:“从古至今,玄道自给自足,若真有所求,那只有人族长盛不衰。”
“无论江山在谁手中,是吗?”
永泰帝问道,接着又自问自答:“所以,大庆无论是鼎盛还是衰弱,你们都不参与,毕竟,这只是人族内部的问题。”
袁九峰默然不语。
“说说吧。”
永泰帝轻叹一口气,“要怎么做?”
“陛下只需因势利导,一切自有人去做,冒然干预只会横生枝节。”
“是那个叫苏平的年轻人吗?”
到了此时,早就有人将国公府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的禀报了上来。
连赵氏写给沈天南的信,都被抄录了一封送呈御前。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袁九峰说着,心中也浮现一丝疑惑,“但不论如何,自会有人去完成这一切。”
“此事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国将不国。”
永泰帝的声音沉了下来,“你却还与朕模棱两可?”
“玄道三宗,共计两千一百六十七名弟子。”
袁九峰单掌竖于胸前,上身微微前倾,“愿为陛下效死。”
永泰帝紧紧盯着袁九峰的面目,半晌突然开口:“红衣!”
“臣在。”
永泰帝身后大殿的阴影中,一个人形弓着腰走出几步,声音尖锐高亢。
“去国公府,传朕口谕……”
另外一边。
温道元仰面望天,赞叹道:“果然赐下了才气。”
“不就一道才气吗?”
尹东丘不以为意,“只要苏小子考中举人,同样也能获得。”
“在国子监混了这么久,连这个都不知道。”
温道元不屑的横了他一眼,道:“那么多监生,明明学问到了,为什么不参加科举?”
“呃,为什么?”
尹东丘一愣,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正常来说,才气分三种,自酝才气,功名才气,和外赐才气。”
温道元仰头看着那团青光,解释道:“自酝才气最为上乘,功名才气次之,外赐才气最次。而儒道能走多远,第一道才气至关重要。”
自酝才气是最与自身契合的,用其来作为儒道根基为上上之选。
功名才气沾染了王朝气运,多少会受到王朝影响。
而他人赐予的才气,则更是如此。
“怪不得那些人一个两个的都死读书。”
尹东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又眉头一皱:“不对啊,那这赐福而来的,不还是外赐才气么?”
“元圣赐予,跟大儒赐予,能一样么?”
温道元鄙视的看着尹东丘。
就差说一句你是不是傻。
“呃……也是。”
尹东丘不再说话,仰头看天。
而就在此时,飞速散去的云层猛地一顿。
几个呼吸后,突然又投下另外两道流光,瞬间追上了落往国公府的《将进酒》首本。
“我去,三道圣赐才气?”
尹东丘张大了嘴巴。
温道元死死盯着那三道流光盘旋落下,直到没入苏平头顶。
一青,一红,一紫。
青色的确是圣赐才气。
但那红与紫……
温道元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伸手去接诗稿的尹东丘,以及尚在闭目,还未从感悟中清醒的众人。
还好,这一幕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看见。
“啧啧,不得不说,苏平的字儿写的是真不错。”
尹东丘拿着诗稿,翻来覆去的看。
“有志科举,字儿当然不能差了……等等!”
温道元看了两眼,突然感觉这字儿很熟悉。
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样。
猛然,温道元想起一物。
《公子入赘·卷二》的原稿。
虽然没有带在身上,但他那份原稿已经被他翻了不知道多少遍,早就将内里字迹记得清清楚楚。
之前沉浸于诗和异象,根本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现在仔细一看。
苏平的字迹,可不是正跟那苏不知一模一样吗?
“原来……他就是苏不知。”
温道元神色有些呆滞。
原本在他想来,这个苏不知肯定是饱经沧桑之人,不然不可能对人心掌控得如此透彻。
一言一语牵动人心,又深谙经营之道。
少说也得有个五十来岁。
结果呢,十六岁?
而且关键是,这个苏不知,就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荡了那么久的苏平!
过目不忘,千古诗词,新体话本……
温道元觉得自己已经很高看苏平了,一直以来,他都将苏平当做天生的儒道苗子。
未来成就绝对不低。
现在看来。
这苏平,是儒道全才啊!
温道元的心跳不由得开始加速。
自己这辈子基本上差不多到头了,半圣想再往上走,几乎已经不可能。
而名声,有了这首诗在,也足以流传后世。
算来算去,现在好像就差个衣钵传人了……
一念至此,温道元看苏平的眼神火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