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除其官服,独往深宫,而后乾帝自缢。
次日,萧正登基,定国梁,建元万宁!
“不错。”
温道元捋了捋长须,“想必你看到这里的时候很疑惑,江山易主乃天下大事,岂会如此草草了结。”
“正是。”
苏平点了点头,“皇宫森严,杀机密布,万宁帝再如何强大,也始终只有一个人,如何能做到这一步?”
“因为他背后还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势力。”
温道元的语气开始变得严肃。“在当时,甚至要稳稳压过皇权。”
“果然如此!”
苏平双目一凛,瞥了一眼门外,“这个势力,莫非就是国子监?”
中州社稷改姓之前,吕正可不就是国子监祭酒么?
这个猜测,很合理。
温道元不置可否,淡淡一笑。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原来,在大梁建国之前,皇权并非是至高无上的。
有一个从上古之时就一直传承至今的势力,完全能与皇权平起平坐,甚至,某些时候还要压过几分。
这个势力,是儒道的势力。
其名,浩气宫!
“为什么万载以降,有数次南州的王朝都远远强过中州,却始终没能灭掉中州正统,窃而居之?”
温道元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因为中州有浩气宫。”
苏平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静静的听着。
浩气宫的来历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这是势力名称,也是一座宫殿建筑,相传就隐藏在国子监深处。
关于浩气宫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天地赐予,有人猜测是第一位圣人的寝宫,不一而足。
算的上是天下儒者的圣地,只有七境之上,才有资格入内修行。
总而言之,浩气宫自古有之,独立于王朝之外,又与王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国子监,就是浩气宫在王朝中设立的教化万民、监察百官的机构。
那个时候的文武百官,至少有一半出自浩气宫,出自国子监。
“因为浩气宫的存在,所以南州的王朝始终没能如愿。”
温道元解释道。
“原来如此……”
苏平若有所思,问:“那蛮族没有灭中州,是否也是浩气宫的缘故?”
“这个就涉及到另外一桩隐秘了,以后你会知道。”
温道元看了苏平一眼,道:“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情……”
苏平:“浩气不弱皇权?”
“正是。”
温道元点了点头。
“怪不得萧正单枪匹马使得江山易手,有浩气宫支持,这就说得通了。”
苏平说完,又有些诧异:“可为什么,现在都几乎找不到有关浩气宫的记载?”
典籍厅的数万藏书,他也看了万余之数,没有一本提到过这个‘浩气宫’。
“这个就又要说回梁太祖身上了。”
温道元笑了笑。
萧正轻而易举的得了皇位,自然让人无比眼红。
各地藩王、豪强纷纷揭竿而起,想要趁着朝廷动荡,改变中州一统的局面,从中分一杯羹。
而这显然是浩气宫所不允许的。
于是,随着一道来自浩气宫的神秘令谕发布,天下学子群起响应,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将各地叛乱扑灭,甚至都没有动用多少朝廷的力量。
听到这里,苏平对儒道的强大,对浩气宫的强大,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而万宁帝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四海平定,再无大乱之后,万宁帝迅速调转阵营,将矛头对准了浩气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