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杨晓旭又补充了一句。
在与科技部合作之前,曹卫东连着在报纸上打了好几天的广告,表示自己要振兴神州芯片产业,投资十亿研发中国芯。
这些报道在学术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而随着星火电子厂成立,终于见到反馈了。
曹卫东看着名单,心中连连感叹。
这次科技部送过来的可都是重量级选手。
这些人在未来都是华夏电子产业界的大拿级人物,是华夏科技产业崛起的中坚力量。
曹卫东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倪光南这个名字。
这位终身致力于国产芯的院士,这时候应该还在海外工作,拿着国内八十倍的月薪。
没想到他也回国,并主动申请加入自己的项目。
没有犹豫,曹卫东把这些人全部录用下来。
将这些人召集过来,曹卫东同他们一一见过面,然后按照这些人擅长的领域,分入不同的研究团队。
这些研究团队有进行EDA芯片设计软件不同功能开发与研究的。
接下来,曹卫东就带领着团队,开始了EDA软件的研发工作。
他手上有全套EDA软件技术,只是为了防止他人生疑,所以没有拿出来,而是引导着这些科研人员,让他们重新“设计”一款EDA软件。
就像一个海洋冒险游戏,已经提前拿到地图,并打开了战争迷雾。
这应该是个较为轻松简单的事情。
但落实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疏漏。
毕竟这些人要做的是从无到有,搭建一个全新的舞台。
曹卫东耐心引导着这些人,每天都是早上睁眼忙到晚上闭眼。
接下来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变故。
星火电子厂的业务都在稳步推进着。
很快,1983年在忙碌中过去,迎来1984年。
转眼到了次年的秋天。
这天,曹卫东照常来到工厂。
他刚走进工厂,职工们纷纷打起招呼。
“曹厂长好。”
曹卫东微笑着点头,不时同职工们交谈几句,一点没有厂长的架子。
走进厂长办公室,他坐在办公桌前,翻翻文件,准备如往日一般开始今天的工作,秘书杨晓旭脚步匆匆的跑了进来。
“怎么了?”
杨晓旭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文件。
“厂长,我们成功做出EDA软件了,这是最新版的EDA软件的测试报告。”
因为太过激动,杨晓旭脸颊染着绯红。
EDA软件刚做出来,技术部门又忙了一晚上,终于把测试报告拿出来了。
曹卫东一直在暗中主导着EDA软件研发进度。
他早就预估着,也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最晚不超过85年的春天,应该就会拿出一版成熟的EDA软件,想不到时间比自己想的还快。
他接过测试报告,认真翻阅起来。
这款EDA软件比他原本兑换的还要强一些,粗略估计,跟国际三巨头的EDA软件在技术层面上要落后三年。
但这不是问题。
经过几次迭代,积累一些芯片设计数据和用户回馈后,就能拿出一套比肩三巨头,甚至超越三巨头的EDA软件了。
而这个时间,保守估计,不会超过一年。
曹卫东放下测试报告,松了口气,说道。
“把这件事通知科技部,支持了我们这么久,终于到了回馈的时候。”
“另外我们还缺少一个秀肌肉的机会,试着用我们自己的EDA软件,设计一款芯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