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蛮人美人计失败,急急忙忙渡了泸水,向南方逃窜。一日后,汉军也追袭而来,用羊皮筏渡过泸水,向南追击。
按说,这时候蛮人还是有不少机会反败为胜的。
其一,蛮人熟悉地理。泸水以南的地理环境,比泸水以北要恶劣得多。各种险恶所在,再所多有。汉军若没有熟悉地理环境的向导,不知不觉间,就会着了道。
比如诸葛亮南征时,就遇到了哑泉、柔泉、灭泉、黑泉。汉军军士不小心喝了毒泉之水,出现了各种药石难救状况。多亏了当地隐士相助,才转危为安。
其二,望山跑死马,虽然直线距离不算太长,但实际上此时汉军的后勤线,已经被拉得极长。蛮人完全可以派出小股部队,对汉军的后勤线进行袭扰。若是蛮军足够给力的话,汉军的后勤很可能崩溃。
有这两条不利因素在,汉军还真是稍一不慎,就会覆没蛮荒。
正是因为如此,历史记载中的诸葛亮,才会在刘禅不靠谱,魏、吴两国对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还要亲自率领大军,远征蛮荒。
也正是因如此,刘偃才为了扫平西南蛮夷御驾亲征。
当然了,刘偃的御驾亲征,也就意味着,这两个对汉军大大不利的因素,基本消失。
蛮人熟悉地理?
他们再熟悉地理?能有《华夏四夷形势总图》,熟悉蛮荒的地理?
汉军的后勤线太长?
这不是有木牛流马吗?十万民夫在木牛流马的辅助下,足以支撑五万大军深入蛮荒。
蛮军分出小股部队,袭扰汉军的后勤?
关于这点,就更不用担心了。
要知道,刘偃的《华夏四夷形势总图》,不仅是一副地图,更相当于一颗侦查卫星!蛮人们的动向,完全在刘偃的掌控之中。他们偷袭汉军的后勤线,简直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事实上,现在应该担心的,不是汉军而是蛮人。
《华夏四夷形势总图》让蛮军的动向,完全在刘偃的掌握之中。
技能寻踪觅影,让刘偃对蛮军贵人的驻扎之所,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更要命的是,现在祝融氏的军队,对汉军根本就没多少的敌意。
一回生,两回熟,三回来了做朋友!
既然汉军即便抓了他们还得释放。不但释放,还会附赠一定的给养。他们跟汉军拼命,到底是图啥呢?
所以,真正抵抗汉军的,不过是孟氏手中的五千铁杆,以及他们新近投奔的泸水以南的蛮人部落而已。
最终的结果是,孟元等人率领大军,投奔泸哪个蛮人部落,哪个部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甚至于,在一次惨败之后,蛮军赫然发现,祝融傲月再次被汉军俘虏了。
“被俘就被俘吧。”
祝融烈明毫不担心,自信满满地道:“谅那些汉人军士,也不敢对吾女无礼!”
“对,谁敢对祝我族祝融小娘子无礼?吓不死他们!”
“莫说祝融小娘子了,就是对咱们祝融氏的其他人,汉军也不敢无礼。好吃好喝好招待,临别之前还得送点东西啊!”
“谁让汉人皇帝一见咱们祝融小娘子的花容月貌,就丢了魂儿呢?哈哈!”
“希望这回汉人皇帝大方一些,让祝融小娘子多带点东西回来。咱们现在的粮食,可是不多了啊!”
……
好么,祝融氏的士卒们也完全没把此事当成什么大事。甚至很有些人对大汉皇帝看上祝融氏的小公主,颇为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