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越是这种时候,义父越要擦亮双眼,看清谁才是真正的虔诚信徒。”
说着,还忍不住给加戏,指了下自己,道:“比如孩儿,虽然孩儿贪财好色,还喜欢打架。但孩儿心中清楚,自己是忠于义父的好儿郎。”
听到这里,老董握着剑的手,不由紧了一分。
吕布也知不能太过分,赶紧又转口道:“有些人表面对义父歌功颂德、看似百依百顺,实则包藏祸心、反骨满身,连义父几番主动延请辟为长史,都不肯答应!”
董卓立时明白,吕布实在指桑骂槐说那些士人。
而且还很有道理,面色不由一黑。
“义父想想,他们若是真心归附,又怎可能会放弃这等重要位置?”
吕布却还嫌不够,又加大力度:“还不是高傲惯了,认为哪怕名义上跟了义父,也彷佛被玷污了么?”
“这就是虚假拥护,纯纯的不怀好意!”
“唔......”董卓不傻,相反还很狡猾。
但就是因此,他才知道吕布说得对:“吾儿言之有理,他们表面上说不在乎名利,可若真心投效老夫,又岂肯连长史如此重要一职都不担任?”
“正是如此。”吕布点头附和,然后才图穷匕见:“故而,孩儿觉得这些士人,可用之而不可亲之。”
“长史之位又统管太尉府诸事,最显义父信任,他们不想担任最好,就是想担任,义父也万万不可同意。”
“不错!”老董再度点头,随即又看向吕布:“可长史一职也不能空悬,孩儿觉得何人最为合适?”
“贾诩贾文和!”
董卓一愣,随即摇头:“不可,贾文和的确才谋无双、洞悉人心,然生性澹泊、为人低调,不适合这等桉牍劳形之职。”
吕布哪能不知道这个?
为的就是不引起董卓怀疑。
待董卓说了这话后,他才蹙着眉道:“那剩下的,只有李文优了。正好此番他也要去办理董承一事,义父可由此作为嘉奖,以显信任,忠其心。”
“善!”老董思忖片刻,还是觉得这提议无懈可击,是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好。
但随后,又忍不住蹙眉:“那永安宫郎中令一职?”
“废太后和弘农王么?”
吕布托起下巴,一副用心思索分析的模样:“这二人虽说已没什么大用,却也不可怠慢,毕竟还可以拿来当幌子。”
“若从稳妥的角度考虑,让董公子前去是最为合适的。可惜......”
后面的话,他没说。
董卓也知他的意思,点头道:“不错,璜儿之前私自去鸩杀过何太妃,让他去太不妥了,没事儿也会生出事儿。”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私自?......
吕布震惊地看着董卓:这才多少天发生的事儿,你老董说这话良心不会痛么?
然而,老董却能理直气壮地看向吕布:“怎么,为父说得不对么?”
“啊对对对......”
吕布甘拜下风,随即又道:“既然那边不太重要,也不必大费周章,派一有名望、又有意投效义父的人便可。”
“蔡伯皆?”老董问道。
“文学之士,用来为义父上书助言比较合适。”
“荀慈明?”
“年岁太大了。”
“王子师?”
“王左之才,外朝之事由他来办,省义父不少力气。”
“卢子干?”
“嗯,这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