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大穆护掀起了这等狂潮,如今这狂潮却要将所有的安息人裹挟其中。
在安息帝国的西南部,安息人的生活极为恶劣。
这里曾是安息人和布尔萨人混居的地方。
在诺曼帝国最强势的时候,此地属于布尔萨行省。
安息入侵布尔萨半岛之后,安息帝国和诺曼帝国签署了合约,诺曼帝国将安息人占多数的地区归还给了安息帝国,双方重新确定了边界。
唐人占据布尔萨行省后,为了谋求和平,便承认了这个条约,继续交出了几块安息人占多数的土地给安息帝国。
这些安息人在诺曼帝国的治下,是布尔萨行省的三等公民。
回归安息之后,这些人的地位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安息的军人首领、大商人、穆护军、奴隶大军,都将这些安息人视为无人保护之辈:要么勒索粮食、要么勒索金币、要么勒索人口。
安息西南部地区,一个安息人要承担的赋税,四倍于别处,更不用说劳役了。
可就算付出了这么多东西,安息人却也得不到任何安宁:领主们不会去逮捕盗贼;商人们囤聚着粮食取利;所有的军人都可以随便去一个村庄之中拉走居民;旧式的圣火殿堂死而复生;新穆护们急于聚敛财产、招揽穆护儿女。
边境的安息人在生活困苦之余,自然将目光投向了布尔萨半岛。
他们的去处有两个:要么是安息南部的贸易城邦,要么是火海之中崛起的都护府。
贸易城邦,自然是首选。
那里自古富庶,粮食丰饶多产,又未曾经历过战争,社会秩序相当稳定。此外,那些地方也是安息人主政,虽然有一些贸易城邦已经改信了诺曼教义,可是当地的安息人教会,却比诺曼人的要温和一些。
都护府也不错,听说都护府的沙伊,曾经也算得上是沙阿沙的封臣,只不过后来取得了独立。
只是贸易城邦太过软弱了。
都护府和乌苏拉开战之后,贸易城邦莫名其妙地就被都护府教训了一顿。
都护府还不是派出主力去进攻,只不过是派出了一位领主,率领着领地士兵就将贸易城邦数千名士兵打得寸步难行。
本来准备逃亡贸易城堡的安息人,只能将目光投向了都护府。
唐人在边境设下了马市,许多安息商人都在边境设下了临时的居所。
听安息商人们说,唐人并不像是看起来那样的凶残,他们也是做生意的好手。
“你们若是去过了唐人的马市,就会看见他们也是极为富裕的居民。他们本来茶园很少,但这几年出茶越来越多,最早只有托利亚山脉种植茶叶,现在,托利亚山脉的西麓,唐人在许多的丘陵上都种植了茶园。此外,唐人还有很好的布料、瓷器、琉璃器,他们最早不出产挂毯,我们带去挂毯就能换到彩砖和茶叶。现在唐人变得挑剔了,只要最好的挂毯,普通的他们自己就能织造,可是我们却造不出来那些漂亮的琉璃瓦和瓷器。还有丝绸,安息丝绸过去比不赢唐丝和乌苏拉丝,现在也比不过布尔萨丝(都护府)。”
“好在唐人缺乏马匹和粮食,这两样东西只要运到了边境就会被唐人要走。光明之神庇佑,希望唐人养不出骏马,希望唐人养不活居民,否则我们要给唐人卖木材和铁矿了。”
这种说法增加了都护府的吸引力。
当然,也有一些和唐人做生意赔钱的商人也在大加诋毁唐人,不过理由却多半是,“他们不敬神灵,拆除了许多圣火殿堂,以后肯定会有熊熊大火从天而降,惩罚唐人”、“唐人都是奴隶出身,杀死了许多贵族。没有贵族的帮助,他们的统治迟早会奔溃的,你们等着吧!”“唐人已经被乌苏拉商人控制住了,他们的金币都用的阿涅格金币!什么?阿涅格金币是莱赫人的?我刚才说错了,唐人已经被莱赫商人控制了。我来跟你们讲一讲神秘的莱赫商人团,这些人已经控制了许多国家了!”
悄悄的逃亡开始了。
因为饥荒而产生的逃亡,往往不需要等到收获之后:在夏收结束后,农人们就能预料到秋冬之季的景象。
安息人尤其如此。
因为气候原因,夏收之后的高原,谷物的收获已经无从指望。
今年的高原,夏收惨淡。领主们担心到了秋天粮食供给不足,便加大的征收力度。募粮官进入了各个村庄,将粮食带走。无数的村庄陷入了萧条和哭泣之中。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安息农人开始离开家园,朝着边境汇聚而去。
安息领主和军人首领们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们派出了士兵沿途追击。
些沿着平坦的大道逃荒的安息人,很快就被追了回来。
聪明一些的安息人则没有直奔边境,而是朝着北方先进入山区,躲避领主士兵们的追击,随后再折为南下,从科尔卡山脉进入都护府境内。
除了流民之外,还有许多单独逃亡的安息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奴隶。
虽然安息人的奴隶地位悬殊,有些奴隶可以位列宰相、大法官或者赫尔沙依,但大部分安息奴隶的处境却比较悲惨。
安息社会有许多传统,训诫主人们要温和地对待奴隶,要将他们视为兄弟、给予照顾,安息人善行的首位,就是释放奴隶。
不过再怎么温和的劝诫,也抵不过恶劣的年岁:当主人家都无法衣食丰足的时候,谁会在乎奴隶们的地位呢?
安息奴隶们开始朝着布尔萨逃亡了。
奴隶们的意志有时候比起流民更加强烈。
“布尔萨不允许蓄奴。”这一句话,就在无数的安息奴隶心中播撒了希望。
新林郡守没有料到,都护府最穷困的一郡,竟然成了安息人的乐园。
安息农夫和奴隶们都是很聪明的。
他们到新林郡来,是不打算在这里久居的,他们希望经过新林郡南下怀远郡,甚至继续向西,走到南郡去。
南郡的富庶,叠加在了‘富裕尼塔’的传说之上:高原上的安息人,大多听说过翠绿平原的传说,不论这块平原叫做尼塔还是叫做南郡,对他们来说都是梦想中的家园。
新林郡如今百废待兴,对迁徙来的移民自然雁过拔毛,不允许他们直接南下。
郡守和他们约定:要先在新林郡开拓一年,才能酌情放行。
安息移民们迁徙到新林郡时,已经颇为不易,如今又不被允许继续迁徙,不由得哀叹连连。
不过好在新林郡守已经下令:各地的城镇、唐市,要妥善安置流民,山地的布尔萨部落不得劫掠流民,违者严惩。
不久后,河滩上荒弃的田亩、庄园,开始出现了安息农人的身影;
破损的城墙上出现了脚手架,安息工匠在附近的帮忙;
体格健壮的安息人被唐人补充进了唐军中,让他们跟着运送粮食、看护牲畜。
这些在高原上被军人首领轮流统治过的安息人,统治起来颇为驯服,倒是大大地出乎唐人的意料之外。
安息人抵达新林郡后,归义的速度明显快过当地的布尔萨人。
举目无亲而又被真诚接纳时,移民们是很容易融入到当地的主流之中的。
各地肃清诺曼残匪的战斗依然在继续着。
新林郡守一边总领着各地的作战,一边筹备着一支远征军。
诺曼人的南下,对新林郡守的触动却是很大的。
这些诺曼人竟然是春申来的,难道春申的公爵,已经开始筹划南侵了么?
如果真的是这样,新林郡可不容再次有失了。
古河人已经被彻底击溃,布尔萨半岛上已经没有独立成军的势力敢于威胁新林了。
可是北方不一样,北方依然有诺曼人和乌苏拉人的势力。虽然具体情况如何,新林郡守说不好,可是敌人随时会从新林郡发起进攻,这是不能不防的。
“当初林中人能南下,现在诺曼人能南下,说明北方道路已通。”新林郡守告诉新林的熊都尉,“还请都尉派出一支人马北出山口,北上寻路。”
新林郡守在一份摊开的地图上,和熊灵均都尉谋划着。
“若是北方有险可守,来年,便要出山口设置堡寨,”熊灵均说,“若是无险可守,山口附近的诺曼旧堡,就要考虑翻修了。”
熊灵均却有些拿不准,“郡守,我们审了许多诺曼人,他们都说,南下的这批人就是春申贼子的精锐了,之后谁还会从那里来?”
“这次是诺曼人,下次说不准是谁。”郡守说,“林中和新林之间,这道边林太危险了。这里荒废无守,谁都可以在这里泊船停靠,万一乌苏拉之贼在这里登陆,我们却浑然不觉,祸患就来了。这次北上,还要在海岸边设置望寨,一有海上之贼靠近,立刻就要警备整个新林。”
熊灵均见郡守说得有理,便点了点头。
“我会派人北上寻路的。”他叹息了一声,“郡守有所不知,当初林中人南下,天寒地冻,无数林中血肉埋骨路上```”
“以后会好的。”郡守宽慰都尉,“平定唐土后,边林便是我唐国腹地,到时采伐群山、辟为沃野,当初殒命路上的林中父老,便算是安葬乡里了。”
熊灵均一笑,“郡守说得好。我这便去准备人马。”
几天之后。
一支四百人的大队已经集结完毕:两百唐兵、六十山地归义兵、一百四十布尔萨民夫。
这些人携带着粮食、铁器、火种,他们举着都护府的旗帜、踩着羊皮靴,越出了北山口,朝着遥远的林中郡跋涉而去。
新林郡守站在山口为这些人送行。
无人知晓,这支队伍会遇到什么人。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