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封诺曼皇帝发给埃兰国王的宣战信,都有据可查。
从古代的“致卑劣的帕西岛上的荡妇的私生子、埃兰杂种们的王”,到如今“致强大而睿智的埃兰国王,鄙国自今日起与贵国处于交战状态”,中间还是有所进步的。
都护府内的官员对费伦茨人送来的《使者纪要》很感兴趣,觉得新鲜,对其中一些有趣的记载四处转述。
沛使钱樵看过了这部纪要之后,却只是觉得有点意思。
钱樵出生在沛国大族,自幼耳濡目染,这种通使往来自然见得不少。
海上诸国也有类似的礼制,在钱樵看来,不知道比《使者纪要》高明多少。
不过让钱樵比较在意的一点,就是费伦茨人的《外交纪要》似乎有一种‘大逆不道’。
比如沛国在和兰国、芳国扯皮的时候,自然会理直气壮,不占便宜就算吃亏。
可是觐见海上朝廷的天子,或者悄悄觐见周朝皇帝的时候,沛国使者就要以属国之礼相见了。
关键是,沛国使者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
可是费伦茨共和国的外交惯例里面,却说若是一位君主没有封君,那么他的地位就和任何君主没有区别。
费伦茨人甚至援引了埃兰王国制定的《埃兰国书制》。
埃兰人为了恶心诺曼皇帝,便拉拢了许多君主,共同制定了一部国书规范。
比如,若是在国书上,诺曼帝国给君主署名‘皇帝’,那么埃兰的使者,也会将国君署名为‘皇帝’。
这种惯例,在强大的王国有效,在弱小的王国也一样通用。
沛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对沛国是有好处的事情。
如果沛王也拉拢诸侯推行类似的法律,不光可以彻底摆脱海上朝廷的影响,甚至可以瓦解周朝的频频施压。
如今东方的各国诸侯,就经常会有这种尴尬的事情:在诸侯国有名望的臣子、学者,多半会嫌弃自己偏居属国,只要周朝一示好,就跑得飞快去投奔周朝。各国的读书人都有一种对周朝的向往之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钱樵虽然嘴上鄙视,但却悄悄地抄写了一本藏在匣子里,准备带回沛国去献礼。
与沛使不同,周使王鸣鹤对《使者纪要》就有些嗤之以鼻。
王鸣鹤评价这本书:“看似恭敬,实则惑乱试听。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上尊下卑,各居其位,如此才能厘清纷乱:列国纷争,奉请求天子裁决,则四海无战事;国中臣子以下犯上,则天朝发兵恢复旧观,如此则保全宗庙社稷;家中长长幼幼,方能和睦延绵。”
钱樵很少见到王鸣鹤如此气愤,不由得感到好笑,却也不免腹诽:你不过有个周人的爹,这才好说万国归周,你试试生在我大沛,看看你还能说出这话来不能?
埃辛城。
典客令和莱赫人接触了一段时间,随后就消失了。
不久后,典客司突然传出了古怪的消息:唐国和乌苏拉共和国似乎谈妥了一个约定,就是让乌苏拉治下的霍格岛、梅洛岛、几处罗斯侨民区、诺曼南部的教产成为‘自由市’。
这个消息传开后,乌苏拉人没有回应,都护府内的官员们同样保持了沉默。
莱赫人却坐不住了。
乌苏拉共和国从来不会直接兼并一个海外城邦。
它扩大统治范围的做法,一般都遵循同样的路径:从一位领主或者君王的土地上取得一个河口,建立一个贸易站,随后这个贸易站会逐渐发展,和附近的领地小镇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乌苏拉共和国就会协商共同管理城市,并且在城市之中设置市政议会。接着,乌苏拉共和国就会支持这个城镇变成自由市。到了最后,这个自由市就会进入乌苏拉人的贸易同盟。成为了贸易同盟的自由市,就可以自由表决加入乌苏拉共和国,成为共和国的一个海外城邦。
都护府要求将乌苏拉的海外贸易城邦变成自由市,对乌苏拉是一种打击。
这意味着乌苏拉对某个城镇的控制力下降了,但另一方面却又给乌苏拉人留下了余地。
毕竟,唐人支持某些城镇变作自由市,并没有直接要求割让它们。
那么可以预料到的是,凭借传统,乌苏拉人会逐渐拉拢这些自由市,并且借助强大的海军力量,重新让这些自由市回到共和国。
不论是都护府还是乌苏拉,都比较认可这种条约。
莱赫人却不这么看:它可以从乌苏拉割取一座岛屿,但却无法要求一座自由市接受它的统治。
消息传出之后的几天里,莱赫人立刻找到了长史府,表示他们绝不接受霍格岛成为自由市。
“霍格岛上的居民,多半都是布尔萨人!唐王本身兼领全布尔萨大公的头衔,那么布尔萨居民理应脱离乌苏拉的统治。若是让霍格岛成为自由市,它难免再度沦为乌苏拉的附庸。”
长史府的官员们眯着眼睛听莱赫人讲完一番大道理,纷纷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韩斐来也找到了章白羽,告诉他,“陛下,莱赫人想要霍格岛。”
事后看来,其实莱赫人的打算也并不难猜测。
霍格岛上的居民多半不是乌苏拉人,所以他们接受莱赫人统治,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抵触;
霍格岛靠近布尔萨半岛,是一处很好的转运港口,可以让莱赫将手伸到东方,同时霍格岛又隔离于布尔萨半岛大陆之外,这意味着安全;
最后,在乌苏拉共和国不再经营奴隶贸易后,霍格岛对乌苏拉人的重要性就下降了,乌苏拉人会更加愿意割让这座岛屿。
埃辛城内的。
唐人摸清了盟友的底线后,和乌苏拉人的谈判终于进入了务实阶段。
都护府要求乌苏拉撤出唐地;放弃对布尔萨半岛所有乌苏拉侨民的保护权;割让霍格岛、梅洛岛等四十二个岛屿给莱赫人,如果不同意,那么只割霍格岛也是可以的。
作为回报,乌苏拉可以参与唐地的拍卖,并且乌苏拉可以保留安息几处贸易城邦。
也就是说,都护府允许乌苏拉和自己共享东方贸易,具体盈亏,就看谁有能弄到更多的货物了。
此外,都护府也承认新乌苏拉共和国的合法性,并且不支持各地贸易城邦脱离乌苏拉共和国。
乌苏拉人至今对春申河口的贸易站念念不忘,他们反复劝说都护府,说他们要求的只是一座贸易站,绝不会妨碍都护府对春申的统治。
都护府却对此完全不接受。
都护府可以将更多的安息南部城邦交给乌苏拉,但却不允许乌苏拉人继续占据春申一寸土地。
“未来唐地的货物,都会在唐海以南进行贸易,”都护府这样劝说乌苏拉,“占据春申,除了引发唐国和乌苏拉开战之后,绝不会有任何好处。现在不是你们撤出不撤出春申的问题,而是你们究竟是想尽快恢复贸易,还是和唐国继续作战的问题。我们知道,乌苏拉共和国现在四面环敌,如果乌苏拉和我们签订合约,我们不光会承认乌苏拉共和国,在必要的时候,还会保卫乌苏拉共和国。早年乌苏拉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都还记在心里的。”
乌苏拉人谈来谈去,始终不相信唐人会归还安息贸易城邦:他们绝不会相信,有一位君主若是能全吞东方贸易,还会允许别人插手贸易。
双方反复争执难下,莱赫人索要的霍格岛反倒无人提及,仿佛这是一个添头,最后草草加在合约里面就可以了。
夏天到来的时候,乌苏拉城内再度出现了粮食匮乏。这一次,单独依靠罗斯地区已经不足以解决粮食问题了。
共和国议会派人前来催促,要求尽快结束谈判。
章白羽听说了这件事情后,派人从瑞德城调出了四十船粮食运到埃辛城送给了乌苏拉人,表示这只是一份礼物,不会对谈判产生任何影响。
乌苏拉人的态度开始软化了,但双方依旧在僵持之中。
一个月后,当空荡荡的乌苏拉粮船从罗斯地区辗转抵达埃辛城后。
章白羽站在港口,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停战接近半年后,双方终于缔结了合约。
“唐人如约交还三座安息贸易城邦,乌苏拉人将会撤出春申城,但保留春申港。”
“明年的东方货物如期抵达乌苏拉城后,乌苏拉人将会放弃春申港,全部撤出唐地。”
“莱赫共和国需要向乌苏拉共和国支付价值一百二十船谷物的金币,或者一百船谷物,以此获得霍格岛的统治权。”
“双方的合约有效期为十五年。”
费伦茨人为章白羽制作了费伦茨式的烫漆印,并且作为的唐人使团的一员,参加了都护府和乌苏拉签订合约的仪式。
乌苏拉共和国的执政官没有前来,但他的执政帽被放在了一张椅子上。
章白羽同样选择不出席,在章白羽的位置上,放了一枚唐王的冠冕。
合约签订之后,乌苏拉人立刻起身离开了。
不论如何,这是乌苏拉上百年来第一次承认失败。
没有乌苏拉人有心情谈论任何事情。
只有几个乌苏拉的官员留下来,希望尽快签订一份粮食贸易约定。
费伦茨外交官全程参加了合约签订,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他说这是唐国第一次正式地和西部国家缔约,意义非凡。
外交官谈判完毕之后,就找到了典客令。
“阁下,这是唐国的胜利。”外交官首先表示了祝贺,随后说起了自己的事情,“几个月前,我曾经申请过,希望得到了一位罗斯仆从,不知道您考虑好了没有?”
韩斐来露出了很茫然的表情,“罗斯人,谁?”
在费伦茨外交官的愕然之中,韩斐来歉意地表示他还有事情要忙,和周围的郎官一起离开了。
费伦茨人在埃辛城逗留了几天,还想把当初的那个罗斯人助手找到,不过他询问的每一个唐人都表示不知道这个人。
不久后,费伦茨人默默地登船回国了。
海峡上。
乌苏拉的军舰开始从春申撤出,沿着海峡穿行而过。
甲板上挤满了伤痕累累、士气低迷的士兵。
尼塔海峡的两侧,唐人军官和波雅尔们都在目送着乌苏拉人的离去,他们都知道,明年,最后一个乌苏拉人也会从春申离开。
唐海上的阻碍已经荡然无存。
莱赫人欢天喜地地接管了霍格岛。
第二个月岛上就爆发了起义,章白羽假装不知道,也不会谈起这件事情,担心会刺伤莱赫人的自尊心。
都护府。
内院。
章白羽抱着小小的云生,让他笑嘻嘻地在张开胳膊,如同在风中飞翔。
“要回家啦。”章白羽哄着儿子。
都护府各郡,十四以上男子被要求籍名,乡老在各地开始裹头。营训的校场出现在各郡各城,皮革、铁片、羽毛、牛、羊、马匹再度被禁止贸易。各地炉膛彻夜不熄灭,铁水涌动,流入铸模之中。新锻造的兵器被探入水里,呲呲水汽弥漫,叮当锤打之声不绝于耳。
“回家啦!”章白羽用脸蹭着儿子。云生伸出肥肥的小手,想推开父亲胡子拉碴的脸
唐船、莱赫船、沛船、雇佣的罗斯船齐聚格城。码头上人声鼎沸,人们用木板搭在船舷和岸上,民夫把面粉通滚动着推上木板。许多马匹被驱赶到船舱内,士兵用皮绳索将它们悬在空中,让它们适应海浪的颠簸。岸边作坊林立,削马掌的、钉马蹄铁的、锻造铠甲的、磨砺兵器的、制作食物的、缝纫皮革的,所有的匠人都开始前来做生意。
“家!”章白羽笑着说。
成群结队的唐兵结束了营训,开始领取武器铠甲。唐兵们缓缓挪动着,秩序井然地领取头盔、肩甲、护心铠、夹衣、皮靴、佩剑、长矛。已经领取了铠甲的唐兵,头顶璎珞明艳如血,长矛森森如林,按着腰间的剑,男子气概难以掩抑。远远看去,唐军如同一条铁蛇,蜿蜒地盘旋在大地之上。闪闪发亮,战无不胜。
“家。”
云生发出了一声回应。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