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黄金
中午郑振东随便做了点饭,跟妹妹郑欣怡吃下,然后又跟她讲起上午没讲完的题来。
等把妹妹郑欣怡不会的题,统统讲了一遍后,看她明白了,就给她放了风让她出去玩了。
郑振东等郑欣怡出了门,便去了前院自己住的房子里。
打开门以后,清点了一番上次买的粮食。
清点完后觉得有点儿不对,粮食不光没有少,反而多出了两袋。
仔细一想便知道了,这些粮食肯定是郑母放的,因为只有她和自己有钥匙,别人想放也放不进来呀!
想明白了以后,郑振东又把粮食包裹好,省的被蛇虫鼠蚁给弄坏了。
看着这些粮食加起来1000多斤,郑振东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虽说有这么多的粮食,可真敞开了吃,也吃不了多久。
可当初买粮的时候,也不是了平日里食用,只是为了自己家增加了一点保障罢了。
毕竟往后的几年里,粮食的紧张问题不光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呈现出越演越烈趋势。
更不用说那三年的时候,整个国家所有人,都陷入了饿肚子的局面。
一想到这些,郑振东的心里就不寒而栗。
尤记得上一世的时候,自己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孤儿院长大。
说是孤儿院,其实就是一位退休的孤寡老人办的收留所。
靠着他那微薄的退休金,养活了几个身体有残疾儿童,郑振东是其中最正常的一个。
老人办这个孤儿院的目的,也不是多有爱心,只是无聊打发一下时间而已。
老人对他们这些孤儿,并没有多重视,所以郑振东他们时常会饿肚子。
那饿肚子滋味实在不好受,郑振东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后来老人去世后,郑振东这几个孤儿,虽然被转到了一家正规的孤儿院。
可从小在脑海中的记忆,却是挥之不去的。
这是刻在灵魂深出的印记,不管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郑振东都难以忘记。
所以他现在还是害怕饿肚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一想到再过几年,就到了那三年,郑振东更是害怕了!
只有眼前的这些粮食,才能让他的心里稍微有一点点安全感。
看完了粮食以后,郑振东出来把门锁上,就在院儿里转悠起来。
来到中院儿,看到傻柱家旁边的正房,郑振东感觉李富年也住不长久了。
毕竟就他家的情况,街道也不放任不管,只是没顾上罢了。
一想到这么好的房子,将来不知道会落在谁的手里,郑振东就如同有百爪挠心一样的难受。
不过郑振东虽然对这房子有想法,但是他也知道,这房子一时半会会儿落不到自己手里。
无奈之下只能叹了口气,朝自己家走去。
刚进门没多一会儿,三大爷闫埠贵就找上门来。
“东子,你在家呢?我来问你点事儿!”
“啥事儿啊三大爷,有事儿您说话就行!”郑振东客气道。
闫埠贵进了门后,四处打量了一番。
“还能什么事,还是你上午说的那事儿呗!
伱到底有谱没谱啊,东子?”
郑振听他这么说,瞬间明白过是怎么回事儿了。
“哦哦哦哦,您说的是细粮票倒手的事情吧!
有谱,绝对有谱,您放心,我还能拿您打打镲呀!”
这下闫埠贵才放下心来,脸上立马流露出笑容来。
“行,有谱就行,那咱们议一议,到底怎么办呗?”
这下郑振东变得哭笑不得起来,心说这老抠也太着急了吧,这事儿上面还没定,具体怎么回事还不知道呢。
看到他如此心急,郑振东连忙对他说道。
“我说三大爷呀,您也太着急了点吧!
这事儿具体情况咱还不知道呢,您就想让我把这事儿定下来,这怎么可能呢?
咱们再等等好不好,等这事儿确定了以后咱们再说!”
闫埠贵也知道自己是心急了点儿,尤其是听郑振东说完,更觉得自己有点沉不住气了。
不过又想到明晃晃的钞票,自己明明就要能看到了,可就是拿不到自己的手里来,闫埠贵更加心急了。
“是是是东子,你三大爷我呢,确实心急了点儿!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怪我呀,任谁遇到这种好事儿,他也不可能不着急啊!”
郑振东对此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让老扣有钱不赚,这比杀了他都难受,只好无奈的劝他。
“三大爷,您放心!这事儿我记在心里了!
我不可能耍着您玩的,我既然答应了您,到时候我肯定收你的粮票,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听到郑振东的再三保证,闫埠贵彻底把心放了下来。
“那行那行,东子!这事儿咱们就这样定下了,三大爷我可是不会再找别人了,就认准你了呀!”
说完这句话,闫埠贵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便问郑振东。
“话说回来了,东子我问你个事儿呀?
我看你在前院儿那边,放了不少粮食啊!
按说这些粮食,完全够你们一家人吃很久了,你怎么还要收粮票呢?”
郑振东也知道,自己在前院儿里放粮食的事,瞒不住院儿里的有心人。
看闫埠贵都这样问了,郑振东也就把话说开了,省得有人整天胡思乱想。
“这个我在前院儿放粮食,这不是我家里人口多嘛!
再加上我大嫂又怀了孕,就怕将来粮食不够吃,所以才多买点儿放起来!
最后还有一点,我在外面的朋友也多,谁都有揭不开锅的时候。
我多预备点儿粮食,将来也能多照顾他们一点,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虽然明知道郑振东说的不全是实话,可闫埠贵的心里,竟然莫名的羡慕起郑振东的朋友来。
“东子呀,你可真是这个,谁要是能做你的朋友呀,这可真是他一辈子的幸事儿啊!”
说话的瞬间,闫埠贵对郑振东竖起来大拇指。
看闫埠贵相信了自己说的瞎话,郑振东的心里竟然有一些莫名的窃喜,不过还是不露声色说。
“嗐,您说这个就有点严重了!
都是朋友嘛,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的!
这有来有往的,才能长久的相处下去,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三大爷?”
什么话都被郑振东说了,闫埠贵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又聊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了。
郑振东把他送出了门,回到家里又盘算起来。
这事儿虽然跟闫埠贵定了下来,可是自己手中却没有钱,看来还要跟母亲商量一下才行。
也不知道老妈听了这事儿,会不会同意自己想法。
还有就是家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钱,这些都是问题。
如果老妈不同意买粮票,自己到时候,也只能把那幅董其昌的画拿出去卖掉了。
一想到要卖这幅画,郑润东心里竟然有点舍不得。
毕竟在这个年代,书画并不吃香,实在是卖不上什么价格。
要是能把这幅画留到后世,小说也可以卖个大几百万,甚至更多也不是也没有可能。
胡思乱想了半下午,想的头都大了,郑振东起身刚想出门转一转换换心情。
这时郑母推着自行车,从中院儿往家门口走来。
郑母看到要出门的郑振东,便开口问他。
“老三,你是听到自行车响了吗,这是专门出来迎我呢?”
郑振东先是尴尬的一笑,不过眼珠子一转,对郑母说。
“是啊是啊妈,我就是专门出来迎您的!
您看我对您多孝顺啊,天下哪有我这样的好儿子!”
看着儿子跟自己说俏皮话,明知道他是逗自己开心,郑母心中还是微微有些感动。
“行啊老三,算你小子有良心,妈也算没白疼你了!”
郑母把自行车停在家门口,又跟郑振东逗了几句,便走进了家里。
郑振东跟着她也进了家里,先给郑母倒了一杯水,端到了她的面前。
等郑母喝了一口,稍作休息一下后,然后郑振东先问了大哥大嫂的情况。
郑母把他俩的情况,简略跟他说了一遍。
郑振东就知道了,大哥两口子过的还不错,再有一个多月不到俩月的时间,大嫂秦淮茹就要生了。
郑振东先是恭喜,郑母马上就要当奶奶了。
等两人说了几句以后,郑振东就把今天的事儿,跟她详细的说了一遍。
郑母听了后,先是用略带奇异的眼神看了郑振东几眼,然后不由自主说道。
“老三,你这预料的挺准呀!
之前买粮食的时候,我虽然同意了,可这心里总是感觉,不会是你想的那样!
不过今天听你一说,我才知道你当初的决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