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敏笑嘻嘻说道:“王叔,老规矩,这次我依然是给你提一提我的想法。具体要怎么做,还得看你和村支书。”
闻言,王建邦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行。你后天就要回首都了,也没法指望你。你就别再卖关子了,再磨蹭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林晓敏看王建邦生无可恋的模样,又笑了几声才正了正脸色,“王叔,我们来说正经事儿,不跟你开玩笑了。
王叔,如果辛苦种出来的粮食,有大半都能进到自家的米缸,你乐不乐意下死力气干活?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百分百乐意。只要一想到我付出的劳动能得到那么大的回报,我动力十足,干劲满满。
但是呢,按照我们现在的政策,光明正大地分田到户是不可行的。一个闹不好,你和村支书这两个领头人真要被抓去改造的。这个直接有效的法子不可行,我们可以采用别的法子。比如说我们可以像办扫盲班那样,搞个种地比赛。
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咱们村的所有地分整合起来,划分到几个大组去,让他们比赛种地。收获的时候看看是哪一个大组种出来的粮食多,咱们大队给他们一定的奖励。
各组只需要把上交的那部分公粮和一定比例的粮食收起来存在仓库里备用,余下来的粮食就让他们大组按照组员的贡献自己分,大队部查收。我相信这么做,大伙肯定能分到比之前更多的粮食。”
王建邦认真思考了一番,说道:“晓敏,你这个提议乍一听上去是很好,但我们杏花村的人口多,有大户也有小户,村里的懒汉懒婆娘不少,村民之间的摩擦肯定少不了……光是分组都要闹出事儿来。更别说后头的分地了,有的土地肥沃,有的贫瘠,是人都会争夺好的肥沃的田地,分地又能闹出一波事儿来。光是处理这些琐事就非常不好办了。”
林晓敏能理解王建邦的担忧,她是做了充分准备才来的,“王叔,我想了好几天有关分组比赛种地的事,可能会面临到的困难,我都给写下来了,还想了一些对策。你先看看可不可行,不可行的话,那咱们再从长计议。”
她知道要办这件事儿,肯定会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她认为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她知道历史上最早分田到户的是小岗村,他们在1978年的11月份签下了生死状,一年后小岗村粮食大丰收,成果喜人。
但是林晓敏清楚,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危险无疑是巨大的,稍有不慎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历史上的小岗村改革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她没想过让杏花村照搬小岗村的成功经验,她不愿意让王建邦等人冒这么大的风险。
她只是希望采用不那么激进的办法,尽可能地调动起大伙的生产积极性,不再给懒汉懒婆娘们继续磨洋工的机会。
她是打算通过种地比赛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乡亲们的思想,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吃大锅饭的时代过去了,不再是“干多干少都一样”,而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