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最缺少的是向受灾民众输出购买力的能力。
毕竟在张居正改革后已经货币化的大明,最有效率的就是银子,但崇祯恰恰最缺银子发放给灾民。
后来,崇祯在一次模拟战受到原本明朝实行的“食盐开中”政策启发,即把盐引发给边镇,粮商用粮食到地方换盐引。
虽然这一政策已经失灵,但当时的崇祯以“烟叶开中”代替,让粮商到边镇后用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来换烟草。
因为烟草不仅耐旱,而且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同时在大明全境乃至蒙古都是紧俏商品。
发展到后来,陕北与塞外、内陆形成经济循环,当地人的收入极大提升,许多外地造反的义军甚至慕名而来,专门到陕北接受招安,从而混入烟农队伍。
只可惜,由于当时的林丹汗眼红烟草收入,屡次入寇,又将当时的边境打烂,并长期威胁西北。
再次面临两线作战,那一次模拟中的大明还是不支倒下。
因此这一次崇祯不打算任由当地农民商贾自行贩卖,而是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从而闷声发财,避免又被林丹汗盯上。
布局完西北,崇祯又将注意力集中到应昌城的建设中来。
目前,崇祯从满桂军抽调了炒兔率领的五千骑兵,暂调于晋抚陈奇瑜剿灭农民军。
满桂则带领两万步卒开始修补应昌城,这也是他的老本行。
想当年,宁远城就是袁崇焕举荐满桂去修整重建的。
现在满桂已经指挥部下和投降来的喀喇慎族人,初步重建了应昌城外的夯土城墙,也是牛马墙。
这样一来,万一敌人在喀喇慎部放牧时偷袭,城内不敢将这些牧人和牲畜放进来,但可以把他们安置在牛马墙和城墙之间。
牛马墙本身也有射击孔和炮位,应付小股敌人也问题不大。
目前满桂正在重建应昌城的城墙。
喀喇慎老汗王当年建城时,也没有考虑到城墙要抵御火炮。
因此便直接用青砖垒成了几道笔直的城墙,中间极为单薄。
这种竖直的城墙应付弓箭刀砍是够了,但是一旦拉上火炮,一炮就是一个窟窿。
因此,满桂决定将墙砖扒拉下来,重新先做一道厚重的t形三合土墙,便于防止火炮射击。
再用现成的砖砌在三合土墙之外,稳定其结构。
然而问题是垒墙砖所需要的粘合剂现在不够了,故而写奏本向崇祯讨要。
主要是需要大量的沿海产的牡蛎壳,用于烧成石灰,这就是蜃灰,又称蛎灰。
当然满桂也提及了混入糯米的砂浆,强度更高,但是造价高昂,所以不切实际。
崇祯看着满桂的奏本,摇了摇头。
说白了,还是要钱来了!
好在耿如杞之前在两淮巡盐,硬是从盐商那里掏了六十万两银子。
也不必让他带银子回来了,直接换成糯米运到通州好了。
毕竟应昌城,迟早都要面临建州主力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