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下南京,崇祯非常高兴。
南京北京是大明朝的两套体制,官员的配置以及京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也是一样的。
当晚崇祯就入主南京皇宫。
为了表示对这些武林人士的器重,崇祯传旨,将南京的皇宫腾出一座宫殿,让这些武林人士住下。
以少林派为首的这几百武林人士,跪倒叩头谢恩,这样的待遇绝对是绝无仅有。在皇宫中居住,跟皇上住在一起,这不就等于江湖庙堂合而为一了吗?
但是在京城中居住,绝对得有京城的规矩。
特别是这些武林人士,有些人怪毛病不少。
大内总管王承恩把各门各派的掌门派主全都召集到一块,约法三章。让他们必须得懂规矩,守规矩,否则冲撞了天子,惊了圣驾,或者犯下欺君之罪,吃饭的玩意儿就得搬家。
这些武林人士唯唯诺诺,在望乡台上对这位大明武帝的敬畏之心就种下了,感恩和敬畏交织在一起,对这位王公公的话也是奉若神明。
翌日,也就是崇祯的人马占领南京的第2天,崇祯命令出榜安民,晓谕南京的军民臣等,陈述朱由崧和马士英等人的罪责。
同时严肃军纪。
本来崇祯带这一支军队,纪律就是严明的。与那些纵兵抢劫的军阀有本质的不同,崇祯这一路上,手下的军兵将领包括锦衣卫,谁也不敢胡来。
南明的这些旧臣,以史可法为首,跪在崇祯面前请罪。
崇祯一律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那些罪大恶极的,早就跟着马世英和朱由崧跑了,剩下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忠于大明的。
崇祯当然不能滥杀旧臣,那些作女干犯科的臣子,坐实罪名之后再给予处治,当然不能搞一刀切。
例如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虽然有失职失察之罪,也参与了南明朝廷的党争,但此公是心向大明的。
这次率领手下几万军队献城投降,这样的功劳绝对能够将功赎罪了。
史可法等人一看皇上不追究他们的罪责,感激涕零,世人皆知崇祯刻薄寡人好秋后算账,看来皇上已经变了,经过甲申之变,变得皇恩浩荡,恩泽天下了。
接下来崇祯命令王承恩改编俘虏。
大明朝勤王的军队加上俘虏,现在崇祯在南京能够调用的军队已经突破30万。连同镇江那边,包括南京这边的俘虏,加在一起也有五六万人。
这几万人马既然愿意投降,愿意戴罪立功为大明朝出力报效,崇祯一律赦免他们的罪过,既往不咎,准许他们吃粮当兵。